民间文学
守望民间文化,关注民族起源,探索文明脉络,企求华夏哲思。进入民俗学论坛,深感三生有幸。特别声明:所有在博客中所发的论文,除非表明,均为原创,仅在中国民俗学网交流,如要转摘或纸媒选用,请与我联系:gsmxzrp571@163.com,QQ:752946184 张润平,男,1963年出生,大专学历,汉族,中国民俗学会理事、甘肃省民族师范学院河洮岷文化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西羌文化特邀研究员,定西市文史研究员,关陇民俗学会副理事长、定西市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国际亚细亚民俗学会会员、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中国花儿文化专业委员会委员
守望民间文化,关注民族起源,探索文明脉络,企求华夏哲思。进入民俗学论坛,深感三生有幸。特别声明:所有在博客中所发的论文,除非表明,均为原创,仅在中国民俗学网交流,如要转摘或纸媒选用,请与我联系:gsmxzrp571@163.com,QQ:752946184 张润平,男,1963年出生,汉族,中国民俗学会理事、甘肃省民族师范学院河洮岷文化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国际亚细亚民俗学会会员、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中国花儿文化专业委员会委员
马廷旭,女,出生于1978年3月,辽宁大连人,西北民族大学文学博士,甘肃省社会科学院文化研究所副研究员。主要从事西北民族民间文学、甘肃地方文化研究。主持省部级及以上级别科研项目多项,相应科研成果获得省级及以上奖励10余项,相应科研成果获得省级及以上奖励10余项
“民间文学是什么?”这是学习民间文学学科(课程)和从事民间文学工作首先碰到的一个问题。在讲述民间文学的系统知识之前,我们先给出一个简单扼要的界说: 在这本集子里选入了改革开放以来四十余年间笔者有关民俗学和民间文艺学的部分讲演文稿。这些文稿大体上可分为三个议题:一,走出建国后“十七年”以搜集整理为指导方针的时期,强调加强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指导下的民间文学理论研究;二,以编纂“中国民间文学三套集成”为中心,开展民间文学普查工作,在普查和编纂工作中提升民间文学理论水平;三,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03年通过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接轨,开展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含民俗和民间文学)保护工作,创建和完善“非遗”(民俗和民间文学)保护的中国道路
水都网讯(张家国 陈珊 郑荣虹)12月16日,从六里坪镇传来喜讯,该镇伍家沟村两篇民间故事《梁山伯与祝英台》《牛郎星与织女星》入编《全国通编小学语文阅读丛书》,以此激发小学生向上、向善、求真、求美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校园成为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健康成长的乐土。 伍家沟村民间故事是中国民间文学园地中的一支奇葩,在价值取向上提倡孝道,主张勤俭持家;扬善弃恶,宣扬有恩必报,重视朋友兄弟之间的信义;歌颂至死不渝的爱情,希望有情人终成眷属;尊重读书人,推崇智慧,重视技艺,总体上是积极向善,反映了普通民众的人生理想和追求。爱情是自古以来人们反复歌颂的主题,伍家沟村民间故事中有许多赞美爱情的故事,这些故事中有正常的男女恋情,也有《梁山伯与祝英台》《牛郎星与织女星》等众多神话传说爱情故事,都体现了普通民众对真挚爱情的向往和追求
中国民协分党组成员、副秘书长吕军宣读民间小戏专家组成员名单及专家职责;中国民协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秘书长,中国民间文学大系出版工程领导小组办公室常务副主任邱运华为民间歌谣专家组组长、副组长颁发聘书。民间歌谣专家组组长刘晔原为民间歌谣专家组成员颁发聘书;并向编纂出版示范卷的四省民协代表介绍了民间歌谣出版规划,下达2018年第一批示范卷任务。 中国民协理论研究处主任、中国民间文学大系出版工程协调委员会办公室主任王锦强指出:按照中宣部的指示精神,大系出版工程的重点不仅在于高质量的出版工作,还在于有效的社会宣传和推广;大系出版工程应立足于当代文化建设和未来文化发展,为今后的学术研究提供新的理念和实践经验
守望民间文化,关注民族起源,探索文明脉络,企求华夏哲思。进入民俗学论坛,深感三生有幸。特别声明:所有在博客中所发的论文,除非表明,均为原创,仅在中国民俗学网交流,如要转摘或纸媒选用,请与我联系:gsmxzrp571@163.com,QQ:752946184 张润平,男,1963年出生,大专学历,汉族,中国民俗学会理事、甘肃省民族师范学院河洮岷文化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西羌文化特邀研究员,定西市文史研究员,关陇民俗学会副理事长、定西市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国际亚细亚民俗学会会员、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中国花儿文化专业委员会委员
摘要:<正> 潘耒在《徐霞客游记》的序文中说;“于霞客之书不多其傅辨而多其真实。”(《徐霞客游记》1269页1987年上海古籍出版社以下仅注页码)徐霞客不仅真实地记录了山川地貌政治经济也真实地记录了民情风物“土宜物异”。要做到记录真实并不那么容易不登山巅不知山之高不穷其奥不知岩之深不止其流不知水之源不深入采访就不知道民间的风物传说
近日,陕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了陕西省第七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经过严格评审,“丰镐三灵民间故事传说”等92个项目成功入选。 此次入选项目共分为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戏剧、曲艺、传统美术、传统技艺、传统医药、民俗及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等10大类。 截至目前,陕西已有4项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91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766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中国民协分党组成员、副秘书长吕军宣读民间小戏专家组成员名单及专家职责;中国民协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秘书长,中国民间文学大系出版工程领导小组办公室常务副主任邱运华为民间歌谣专家组组长、副组长颁发聘书。民间歌谣专家组组长刘晔原为民间歌谣专家组成员颁发聘书;并向编纂出版示范卷的四省民协代表介绍了民间歌谣出版规划,下达2018年第一批示范卷任务。 中国民协理论研究处主任、中国民间文学大系出版工程协调委员会办公室主任王锦强指出:按照中宣部的指示精神,大系出版工程的重点不仅在于高质量的出版工作,还在于有效的社会宣传和推广;大系出版工程应立足于当代文化建设和未来文化发展,为今后的学术研究提供新的理念和实践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