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结构
浙江省第九届分析测试学术大会于2019年12月7日在杭州召开,本次会议既是浙江省分析测试界的又一次盛会,也是浙江省分析测试工作者和科学仪器开放共享工作的主力军展示交流新研究成果的大会。会议由浙江省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协作共用管理办公室主办,浙江省分析测试协会承办。会议收到各类学术论文近200篇,其中录用论文160篇,以《理化检验—化学分册》增刊的形式正式出版,并将继续开展论文评优和奖励
冯岩,男,汉族, 2019年6月于燕山大学工程力学专业博士毕业,主要研究方向为凹凸板结构静动力学特性研究及应用。2013年至2019年硕博连读期间参与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基于动态辊缝的连轧机主传动系统扭振机理研究”、燕山大学青年教师研究计划A类“树脂胶结面性能对复合板屈曲和振动特性影响的实验与数值研究”等。已经发表论文7篇,其中,SCI检索1篇,EI检索2篇
理论物理学家 1937年3月生于上海。1960年毕业于复旦大学物理系,1964年该校研究生毕业。200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浙江省第九届分析测试学术大会于2019年12月7日在杭州召开,本次会议既是浙江省分析测试界的又一次盛会,也是浙江省分析测试工作者和科学仪器开放共享工作的主力军展示交流新研究成果的大会。会议由浙江省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协作共用管理办公室主办,浙江省分析测试协会承办。会议收到各类学术论文近200篇,其中录用论文160篇,以《理化检验—化学分册》增刊的形式正式出版,并将继续开展论文评优和奖励
为进一步拓展了我院师生综合学术素养,2022年5月6日,学院于勤博楼二楼报告厅举办“卓越公卫·萃英健康大讲堂”第二十五期讲座,特邀请兰州大学电镜中心彭勇教授、雷东升教授、邓霞博士、姚会萍助理为师生讲授分析电子显微学相关领域研究进展及应用。讲座由罗斌副院长主持,学院近百名师生聆听此次讲座。 彭勇教授以《兰州大学电镜中心设备介绍及分析电子显微学在医学研究中的应用》为题为师生们作报告
当今社会信息技术日新月异。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充斥到社会各个角落。工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的智能机器人、家用电器、自动售货机、手机、电脑以及各类传媒载体纷纷开始了“触觉革命”
1、已取得或即将取得凝聚态物理、材料物理、材料化学等相关专业博士学位; 4、具有良好的表达和写作能力,发表过较高质量学术论文; 5、懂Fortran语言,有编程经验,对UNIX/Linux系统熟悉者优先。 3、申请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或其他科研项目,发表相关学术论文。 4、能开展以下相关研究方向之一的研究: 1)基于密度泛函第一原理方法的凝聚态物质的结构-性能关系研究; 2)能量转换与储存材料的机理与微观设计:第一原理计算与分子动力学等;3)晶体生长、界面扩散等介观尺度微结构演化模拟
新闻网讯(通讯员陈敏)动力与机械学院薛龙建教授课题组(NISE-Lab)在仿生智能各向异性材料方面取得最新进展,相关成果发表于Advanced Science。 论文第一作者为动力与机械学院2017级博士生李倩,通讯作者为薛龙建。该研究得到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支持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以骨量减少、骨组织微结构异常为特征,致使骨骼脆性增加、极易发生骨折的一种全身性代谢性骨骼系统**。其所引发的骨折一方面给患病家庭带来严重的经济负担,另一方面也给患者带来了疼痛、不便,甚至带来了的致残率和致死率。所以,当下探索骨质疏松动物模型为研究骨质疏松发病机制及其预防和**这一使命至关重要
过去数年中柔性电子皮肤研究所取得的瞩目成就将有力地推动以人为核心的电子革命。柔性电子皮肤在人体健康和运动监测、软体机器人、人工智能等领域将会有更深的应用。目前,简单、低成本和可持续发展的电子材料和器件的制造技术已经引起了人们的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