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部
记者2日从交通运输部获悉,为稳定生猪生产,保障猪肉供应,交通运输部近日联合农业农村部印发《关于对仔猪及冷鲜猪肉恢复执行鲜活农产品运输“绿色通道”政策的通知》,明确自2019年9月1日起,对整车合法运输仔猪及冷鲜猪肉的车辆,恢复执行鲜活农产品运输“绿色通道”政策。 通知指出,在2019年9月1日至2020年6月30日期间,对整车合法运输种猪及冷冻猪肉的车辆,免收车辆通行费。 通知要求,各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要督促指导收费公路经营管理单位严格落实政策,规范车辆查验管理,确保整车合法运输车辆免费通行
中国农科院10日在京发布《规模化猪场复养技术要点》及《非洲猪瘟检测与诊断技术要点》《非洲猪瘟防控清洁消毒技术要点》等三个针对非洲猪瘟防控与生猪复养技术的标准操作规范。这是9月4日农业农村部畜牧兽医局印发《感染非洲猪瘟养殖场恢复生产技术指南》的具体化、可操作技术细则,对生猪养殖业提振信心、市场保供稳价具有重要支撑作用。 农业农村部畜牧兽医局副局长陈光华在规范发布和推介会上表示截至9月9日,全国及时处置非洲猪瘟疫情153起;今年以来疫情发生的势头总体上减缓,总共发生54起疫情,除4月外,其他月份新发疫情均保持在个位数
人民网成都12月18日电 据农业农村部官网消息,近日,中央农办、农业农村部、中央组织部、中央宣传部、民政部、司法部共同批复,确定北京市海淀区等115个县(市、区)为乡村治理体系建设首批试点单位,试点期为批复之日至2021年12月底。 其中,四川省崇州市、米易县、德阳市罗江区、广元市利州区、隆昌市、西昌市6个县(市、区)入选试点单位。 批复要求,各试点单位要按照试点方案,突出问题导向,体现系统思维,坚持因地制宜,注重探索创新,扎实推进各项试点任务,在乡村治理的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为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善治之路探索新路子、创造新模式
新华网北京12月17日电(汪亚)生猪生产和猪肉价格一直是老百姓关注的热点,随着元旦、春节的临近,市场猪肉供应以及价格是否会发生变化,针对这些问题,农业农村部17日在京举行发布会,介绍11月份生猪生产形势,并回答记者提问。 农业农村部畜牧兽医局二级巡视员王俊勋在发布会上介绍,从9月份开始,农业农村部着力加强了生猪生产调度,在原来400个县定点监测的基础上增加了对全国规模养猪场的每月调度,从而大大强化了对生猪生产形势的把握。从生产调度情况来看,各项恢复生猪生产的政策效果已经开始显现,加上市场行情的带动,生猪养殖场户补栏信心进一步增强,全国生猪生产开始探底回升,主要出现了以下几个方面的积极信号: 一是生猪存栏..探底回升,11月份生猪存栏环比增长2%,这是自去年11月份以来..回升,能繁母猪存栏环比增长4%,已连续两个月回升,生猪存栏和能繁母猪存栏这两个重要生产指标双双止降回升,表明全国生猪生产已经扭转了持续下滑的局面,从不同区域看,有18个省份生猪存栏环比增长,比上个月增加了6个省份;有22个省份能繁母猪存栏环比增长,比上个月增加了5个
近日,农业农村部长江流域渔政监督管理办公室对执行2022年长江江豚科学考察任务中涌现的先进单位和个人予以通报表扬,淡水渔业研究中心荣获“2022年长江江豚科学考察先进单位”称号,淮河流域渔业生态保护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刘凯研究员等13人荣获“2022年长江江豚科学考察先进个人”称号。 2022年,淡水中心在农业农村部统筹安排下,组织安徽省内外多家教学、科研、管理单位、社会组织和新闻媒体,牵头实施长江安徽段长江江豚科学考察。 本次考察是第四次长江全流域江豚种群数量普查,也是长江禁捕后首次流域性物种考察
12月12日至14日,首届中国野生植物保护大会在山东烟台市召开。本次会议由中国野生植物保护协会、中国植物学会、中国科学院生物多样性委员会和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联合主办。大会以科学保护、法制保障、有序利用为主题,以开放、交流、合作、共享为理念
11月22日-23日,农业农村部在浙江省宁波市召开全国农机社会化服务提档升级现场会。记者从会上了解到,近年来,各级农机化主管部门大力引导农机社会化服务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据统计,2017年我国农机专业户超过500万个,乡村农机从业人员5128万人
一图读懂|《“十四五”城镇生活垃圾分类和处理设施发展规划》 日前,国家发展改革委、住房城乡建设部联合印发《“十四五”城镇生活垃圾分类和处理设施发展规划》,统筹推进“十四五”城镇生活垃圾分类和处理设施建设工作,加快建立垃圾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的生活垃圾处理系统。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的部署要求,进一步加快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尽快建立健全以农村厕所建设改造、农村生活垃圾和生活污水处理、农村村容村貌提升为重点的农村人居环境标准体系,市场监管总局、生态环境部、住房城乡建设部、水利部、农业农村部、国家卫生健康委、林草局等七部门于1月19日印发《关于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标准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指导意见》根据当前农村人居环境发展现状和实际需求,明确了五大方面三个层级的农村人居环境标准体系框架,确定了标准体系建设、标准实施推广等重点任务,提出了运行机制、工作保障、技术支撑、标准化服务等四个方面的保障措施
2002年毕业于中国农业大学,生物化学及分子生物学专业博士,多年从事食品安全、标记免疫检测、质谱检测研发工作。现就职于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任农业农村部农产品及加工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北京)科研岗位。 主要研究领域:从事农产品加工质量安全防控研究
近日,《中国数字乡村发展报告(2022年)》(以下简称《报告》)正式发布。《报告》由中央网信办信息化发展局、农业农村部市场与信息化司共同指导,农业农村部信息中心牵头编制。《报告》全面总结 2021年以来数字乡村发展取得的新进展新成效,涵盖乡村数字基础设施、智慧农业、乡村新业态新模式、乡村数字化治理、乡村网络文化、乡村数字惠民服务、智慧绿色乡村、数字乡村发展环境等8个方面内容,并试行评价各地区数字乡村发展水平,为数字乡村建设推动者、实践者和研究者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