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macs
rust-analyzer项目开始于2017年年底(第一次提交)。当时现有系统的LSP实现(RLS)已经为铁锈提供了数年的IDE支持。虽然RLS确实能够很好地处理一些重要功能但它与IDE向其他一些语言所提供的功能丰富程度和体验上还有较大差距
EWW 是 Emacs 内置的 Web 浏览器,虽然比起 Firefox 之类的主流浏览器来说,EWW 显得有些“简陋”,但少就是多,在阅读技术文章,或其他有深度的文字时,EWW 有它无与伦比的优势: 第二点非常重要,有些网页的设计实在是不方便沉浸式阅读,要不就是文字太小,要不就是背景色太亮,而在 EWW 中,这些问题都能解决,就是一般的 buffer 设置而已。 n/p 是通过寻找页面中含有 next 标记的链接,比如 MySQL 的文档就支持上下页跳转。更令人惊喜的是,默认就有‘阅读模式’,它可以去掉网页中乱七八糟的元素,更容易专注于内容阅读
我一直以来用自己写的init,看到不错的package就加进来用。 最近加入本论坛看到很多人在用spacemacs,犹豫要不要换到spacemacs,切换过去的话自己原来的init恐怕不能一并移过去吧。 Spacemacs有点开箱即用的感觉,默认的配置就已经装了很多有用的插件
我使用 Emacs 编辑 DocBook 源文件,使用docbook-xml-mode.el这个扩展,在.emacs文件中加入下面配置: Emacs 还有一个 nxml-mode.el 也可以用来编写 DocBook,它的优点是可以自动完成 DTD 验证,有语法方面的错误能够实时提示,但是对于多文件的工程支持不够好;而且它插入 XML 标记是通过自动补全,不如 docbook-xml-mode.el 方便,DTD 验证和语法检查其实可以由 xsltproc 完成,所以我不用它。 还有一些工具可以生成 docbook-xml 的源文件,如 Emacs-muse,但毕竟不够灵活;通过语法简单的 muse 源文件生成语法复杂的 docbook-xml,所能拥有的特性不会超出 muse 的表现范围,不能够利用 DocBook 强大的能力
写这个插件的原因很简单。因为之前一直再写一个页面,因为在主力的编辑器是 VIM,所以就顺手用了。但是遇到一个很尴尬的地方,就是在想观看编写的效果的时候,常常会需要使用 Finder,然后进入当前的工作目录,然后双击 html 文件
已经尝试过: obsidian.el,但它的代码逻辑我不是很懂,跳转内部连接的时候,有时会创建新的文件而不是准确找到已有文件,有时又能正常表现。 它代码里面的正则貌似还没考虑过中文字符的问题。 尚未尝试: md-roam+org-roam 主要顾虑 我的 Obsidian 库是个人百科式的大杂烩,有尚未整理的同名文件(不同文件夹内),有以电影、书籍、音乐名称命名的文件,暂时不想转换成 uuid 类型的文件名
autoload的话,现在改写好了应该都按layer的指南用use-package的吧,他会autoload的。 然而看起来,他连 require 和加载顺序都还没来得及搞懂。 确实没搞懂,我研究一下去
很久之前,看到一篇微信文章描述神之编辑器emacs里面,有一张很经典的漫画图,图的内容大致是:一个人手里拿着一张很长的emacs配置文件的纸张,整个地上都是那个配置文件,连着很长,像卷纸一样散落在地上。 我现在在网上也搜索不到那张图片了,微信文章都找了个遍都没找到。 想问一下大家有没有这种图片可以发我一下?谢谢
麻省理工学院(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简称MIT),成立于1861年,位于美国马萨诸塞州剑桥市,是美国一所综合性私立大学,无论是在美国还是全世界都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力。该校培养了众多对世界产生重大影响的人士,是全球高科技和高等研究的先驱领导大学。麻省理工学院的自然及工程科学在世界上享有极佳的声誉,斯隆商学院也是久负盛名,其经济学、哲学、政治学、语言学也同样优秀
我已将一些需要在浏览器中做的事移到 org-mode里面做 ,但浏览器也是非用不可的,常使用浏览器中的ctrl+f来搜索页面内容,感觉不好用时,就会怀念在emacs中的搜索。 比如下图这样,swiper可以用空格分割单词,模糊搜索出url-insert-file-contents,这个用习惯了后在用浏览器中的ctrl+f,有时也会这样输入,才发现什么也搜索不出来。 另外我发现vsc也不能这么搜索,难道这是emacs才有的功能?但这种搜索方式确实不错,没有还不习惯了,浏览器(firefox chrome)中的ctrl+f有可能也实现这样的功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