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祀
上环文武庙位于荷李活道,为庙宇组群,由文武庙、列圣宫和公所3幢建筑物组成,约于1847至1862年期间落成。文武庙主要为供奉文武二帝,列圣宫供奉诸神列圣,而公所则为区内华人议事及排难解纷的场所。3幢建筑物以两条小巷分隔
※活动内容:台南市国家重要民俗“东山碧轩寺迎佛祖暨绕境”,112年于1月14日清晨举行“送驾”仪典,中午前将抵达火山碧云寺。 民俗缘由: 基于饮水思源、感念观音佛祖神恩的心情,东山庄民们于每年农历12月23日以徒步方式沿山路而上,护送佛祖回銮碧云寺过年,至农历正月初九、初十再举行隆重的返驾大典,循古香路恭迎“正二妈”回碧轩寺奉祀,此即为著名的“东山迎佛祖”活动,传承至今已逾一个半世纪。 国家重要民俗: “东山迎佛祖”每年定时定期举行,“古香路”不因时代变迁及工业化而改变,过程中之“换香”、“换轿”、“换花”三换习俗亦为在地独有
绳手通位于自松本站徒步约10分钟,同时距离松本城大约5分钟距离的地方。商店街上充满了个性商店。沿着女鸟羽川的商店商,就像绳索般的漫长河堤,因此也被称为“绳手”
景德镇地区“水土宜陶,陈(陈代公元557-589)以来土人多业此,镇陶自陈代以来名天下。”东晋(公元317-420年)时人赵概对景德镇陶瓷的釉胎配制,成型和焙烧等工艺进行了一系列重大改革,为发展景德镇由陶至瓷的变革作出了重要贡献,被称为“制瓷师主”,立庙奉祀。南北朝时,陈至德年元年,京城兴建宫殿,陈后主诏新平镇烧制瓷础进御;隋(公元581-618年)大业中,新平镇制成“狮象大兽两座,奉于显仁宫”,至唐(公元618-907年)、五代(公元907-960年),景德镇陶瓷就已名扬天下
景德镇地区“水土宜陶,陈(陈代公元557-589)以来土人多业此,镇陶自陈代以来名天下。”东晋(公元317-420年)时人赵概对景德镇陶瓷的釉胎配制,成型和焙烧等工艺进行了一系列重大改革,为发展景德镇由陶至瓷的变革作出了重要贡献,被称为“制瓷师主”,立庙奉祀。南北朝时,陈至德年元年,京城兴建宫殿,陈后主诏新平镇烧制瓷础进御;隋(公元581-618年)大业中,新平镇制成“狮象大兽两座,奉于显仁宫”,至唐(公元618-907年)、五代(公元907-960年),景德镇陶瓷就已名扬天下
景德镇地区“水土宜陶,陈(陈代公元557-589)以来土人多业此,镇陶自陈代以来名天下。”东晋(公元317-420年)时人赵概对景德镇陶瓷的釉胎配制,成型和焙烧等工艺进行了一系列重大改革,为发展景德镇由陶至瓷的变革作出了重要贡献,被称为“制瓷师主”,立庙奉祀。南北朝时,陈至德年元年,京城兴建宫殿,陈后主诏新平镇烧制瓷础进御;隋(公元581-618年)大业中,新平镇制成“狮象大兽两座,奉于显仁宫”,至唐(公元618-907年)、五代(公元907-960年),景德镇陶瓷就已名扬天下
民国七十三年褔德金身海上漂流此地,由宜兰赖汶然先生发现,用简单神龛朝拜,然后由本村弟子林正男于民国七十四年发起重建,并在本村众弟子热烈支持及捐助之下,方有今日褔德庙,但在民国一百零一年农历五月八日发生无名火警庙内全毁,幸有各方善男信女大德捐助之下,得以重新整修,以及金身雕塑完成,并于民国一百零一年农历六月四日午时重新安座。 简介与相关图片: 简史:民国72年4月间福德正神金身在海上漂流至里正角此地,民国73年(甲子年)农历3月9日,有一位居住宜兰市的青年赖汶然信士,在本村地区服役,来到此地看见福德正神金身竟在此地,简单建造一座木造小庙奉祀,本村弟子林正男有感福德正神神威显赫,庇祐万民由求必应,发起扩建重建福德庙,于民国74年(以丑年)4月8日建造启基兴宫造作,同年6月完工。
湖口三元宫是老湖口地区的信仰中心,基本格局包括三川殿、过廊、左右护堂、中庭、正殿及左右耳房,其单护龙合院庙宇格局模式,庙旁即是著名的湖口老街,也是本县的观光胜地之一,庙内奉祀三官大帝、妈祖、观音娘、伯公及注生娘娘等神,于九十年指定为县定古迹。 大湖口地区约于清乾隆嘉庆年间吸引大批客籍移民垦拓,而逐渐形成散村,老湖口由于位居山区与台地之间,而成为社群中心与货物集散地。光绪十三年( 1887 )基隆到新竹间的铁路开始兴筑,因行经湖口又在老湖口设站,光绪十九年通车后更为老湖口带来商机,一时之间商业急遽成长而成为商业重镇
景德镇地区“水土宜陶,陈(陈代公元557-589)以来土人多业此,镇陶自陈代以来名天下。”东晋(公元317-420年)时人赵概对景德镇陶瓷的釉胎配制,成型和焙烧等工艺进行了一系列重大改革,为发展景德镇由陶至瓷的变革作出了重要贡献,被称为“制瓷师主”,立庙奉祀。南北朝时,陈至德年元年,京城兴建宫殿,陈后主诏新平镇烧制瓷础进御;隋(公元581-618年)大业中,新平镇制成“狮象大兽两座,奉于显仁宫”,至唐(公元618-907年)、五代(公元907-960年),景德镇陶瓷就已名扬天下
天后宫拆除以后,原本供奉的金面妈祖神像被日本人放置于官厅仓库的一角,后来[[三芝]]仕绅黄见龙来到台北参加区长会议时,发现了这尊金面妈祖,于是向上级长官申请将妈祖迎回三芝奉祀。 [[台北大天后宫]]拆除以后,原本供奉的金面妈祖神像被日本人放置于官厅仓库的一角,后来[[三芝]]仕绅黄见龙来到台北参加区长会议时,发现了这尊金面妈祖,于是向上级长官申请将妈祖迎回三芝奉祀。 ==祭祀== 三芝福成宫,又称为小基隆福成宫,是位于台湾新北市三芝区埔头里的一间妈祖庙,其妈祖称作“埔头妈祖”、“金面妈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