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园县忠烈祠前身为日本人所建的桃园神社。

1931(昭和6)年进入准战争期之后,

殖民政府展开所谓的“一街庄一社”的建造神社运动,

企图以神社作为台湾全岛各地的社会教化中心,

以取代寺庙所扮演的社会精神中心的传统功能,

桃园神社就是在此建造神社运动下的产物。

桃园神社于1938(昭和13)年9月23日举行镇座祭,

除了奉祀和台湾神社相同的造化三神、能久亲王外,

日本时代台湾总共建造了近200座大大小小的神社,

全台各地的大小神社在此法令之下大多被损毁,

目前仅有桃园神社被完整保留。

桃园神社于1946(民国35)年6月17日改设为“新竹县忠烈祠”

1985(民国74)年时曾一度决定要拆除重建忠烈祠,后经舆论及学界的反对及大声疾呼,

其方位是座东北,朝西南,可远眺桃园市区。

而且从神社的鸟居外石阶连接参道,

沿山坡而下可连通到今桃园火车站前的中正路,

神社的中轴线大约通过市中心的开漳圣王庙,

桃园县忠烈祠原为桃园神社,座落于桃园市郊虎头山上,

日昭和六年(1931)所建。

当年全台一百多座神社,而今仅存此神社保存最完整。

神社特色在地景方面,日本神社建立目的在庇护城市,

通常选址建在小山丘上,可以俯瞰城市中的百姓,

桃园神社依山而建,方位正好面对桃园市区;

用材用料方面,均为最优良的台湾桧木,

木质均匀,色泽优美;施工手法方面,依寻着日人岩仅的传统,

步入桃园神社即可感受其肃穆朴实之美,是当前台湾古建筑中所极为罕见的,

开放时间:周一至周五09:00-19:00

(1)开车:自南崁交流道下高速公路,往市区方向,

循春日路前行,遇与三民左转,到成功路交叉口,

左转上成功桥,往虎头山方向,直行成功路,

见荣民医院直行可抵忠烈祠。

(2)公车:由桃园火车站搭乘桃园客运公车105号公车、在‘荣民医院’站下车,

往忠烈祠方向步行约10分钟可达。

国民政府来台后,将桃园神社改为桃园忠烈祠,

主殿为忠烈祠,祭祠郑成功、丘逢甲及其他先烈志士等,

参拜者进入神社祭祀前在此先洗手、漱口,

(此称由日本动画家高桥信之于1984年假美国洛杉矶举行的世界科幻年会时确立),

指一种自力演绎角色的扮装性质表演艺术行为。

而当代的Cosplay通常被视为一种次文化活动,

扮演的对象角色一般来自动画、漫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