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列克谢耶维奇
李建军:阿列克谢耶维奇的写作经验及其意义(东吴讲堂) 10月31日上午,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博士生导师李建军应邀来校,做客第76期“东吴讲堂”,为师生作“阿列克谢耶维奇的写作经验及其意义”主题讲演。本期讲堂由外国语学院院长洪庆福主持,外国语学院部分师生参加活动。 李建军研究员的讲演从阿列克谢耶维奇的写作行为出发,阐述和分析她的作品内容和精神气质,从而探究她文学精神上的俄罗斯气质和俄罗斯特点
徐放鸣:形象诗学的理论建构与应用场域(东吴讲堂) 10月16日下午,江苏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文艺学学科负责人徐放鸣应邀来校,做客第75期“东吴讲堂”,为师生作“形象诗学的理论建构与应用场域”主题讲演。本期讲堂由我校《东吴学术》主编丁晓原主持,人文学院部分师生参加活动。 徐放鸣从中国文化走出去与国家形象构建切入,围绕诗学的理论基础、形象诗学的新建构、文艺作品塑造国家形象的样本分析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浅出的阐述
导语: 《祭祷》全书以访谈形式记录了在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爆炸后那些小人物的故事。除了能从书页中感受到的迷茫无措或是彻骨绝望,我们也能够感受到人性在面对灾难时闪耀的光芒。 1986年4月26日,前苏联治下的乌克兰境内,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发生爆炸,这是人类史上最惨烈的技术悲剧之一
File:Milij Aleksejevič Balakirev (Милий Алексеевич Бала́кирев).jpg Милий Алексеевич Балакирев 米利·阿列克谢耶维奇·巴拉基列夫(俄语:Милий Алексеевич Балакирев,1837年1月2日-1910年5月29日),俄罗斯钢琴演奏家、指挥家和作曲家,以积极推动俄罗斯民族主义音乐而闻名。 巴拉基列夫与居伊、穆索尔斯基、里姆斯基-科萨科夫和鲍罗丁共同组成了推进俄罗斯民族音乐发展的强力集团。 50px 米利·阿列克谢耶维奇·巴拉基列夫是一个与古典音乐作曲家相关的小作品
尤里·阿列克谢耶维奇·加加林(俄语:Юрий Алексеевич Гагарин,1934年3月9日—1968年3月27日 ),苏联宇航员,苏联红军上校飞行员,是第一个进入太空的人。 当我乘坐飞船在地球轨道上运行时,我为地球的美丽而惊奇。地球上的人们,让我们保护并增加她的美丽,而不要去破坏她!(9月19日之每日名言) 原文:Облетев Землю в корабле-спутнике я увидел как прекрасна наша планета. Люди будем хранить и приумножать эту красоту а не разрушать ее!(1961年4月12日) 此页面最后编辑于2018年10月25日 (星期四) 1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