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蒙
知识大都以文字符号记载的,所以儿童入学时主要是学识字。古代中国童蒙入学时,便要先读三字经、千字文、百家姓等材料,目的是让儿童在短期内大量识字,先打通识字的关口,然后才阅读其他资料,所以识字是吸收知识的先决条件。近几十年来,由于知识膨胀,而识字才可以吸收知识,因此帮助儿童又快又有效地掌握常用的汉字,便成为教师学者常研究的问题,而各种识字方法便如雨后春笋,应时而生
Abstract: 西方学者咸以“人格塑造小说”滥觞于十八世纪的德国,并以哥德“学徒记”为其经典之作。但吾国“西游记”完成于十六世纪,颇能合乎其定义。目前,这类小说在中西文坛日渐兴盛,值此比较文学研究方兴未艾声中,其定义实应重加检讨
根据捐赠人申请,2021年8月16日泰山慈善基金会“助残助学童心筑梦”退款公示如下: 根据捐赠人申请,2021年8月9日泰山慈善基金会“乡村小学童蒙课堂”退款公示如下: 根据捐赠人申请,2021年8月9日泰山慈善基金会“血癌患儿救助计划”退款公示如下: 根据捐赠人申请,2021年7月20日泰山慈善基金会“急救正在排异的小琪”退款公示如下: 根据捐赠人申请,2021年7月20日泰山慈善基金会“白血儿童病房也有爱”退款公示如下: 根据捐赠人申请,2021年9月22日泰山慈善基金会“共筑重疾童心梦”,“为心碎老人摆渡”退款公示如下: 根据捐赠人申请,2021年7月20日泰山慈善基金会“特殊困境儿童救助”退款公示如下: 根据捐赠人申请,2021年9月9日泰山慈善基金会“相扶相携医路同行”退款公示如下:
古圣先贤云“幼儿养性、童蒙养正、少年养志、成人养德”,每个孩子都有无限的可能,孩童时期便是培养性情、奠定可能的重要阶段,给予孩子人生前行的精神力量远胜于传授局限的知识。近两年,随着《中国诗词大会》的走红,兴起了全民国学热。特别是武亦姝一句:“腹有诗书气自华”,让很多家长跃跃欲试
为了进一步加强佛学院教师队伍建设,促进佛学院青年法师的成长,经教务处研究,江苏佛学院寒山学院于2021年5月4日-11日期间,开展2020-2021年度第二学期期中听课考评活动。 江苏佛学院寒山学院副院长兼教务长宗泽法师、副教务长妙生法师、常善法师、教导长妙华法师、副教务主任耀相法师及其他骨干教师参加听课考评活动。 5月4日上午,十五届专科班,《童蒙止观》,授课法师:思源法师
西晋著名书法家索靖章草《急就章》,又名《急就篇》,汉元帝时黄门令史游所作。全文共一千三百九十四字,洋洋大观,无一复字,为童蒙识字之书,文词雅奥,非他蒙学诸书可及。 索靖 (239-303)字幼安,敦煌 (今甘肃)人,张芝姊之孙
6月10日,由县图书馆开办的“国学大课堂”又一精品课程――《千家诗》第十期在县图书馆五层多功能厅开讲。县实验小学优秀教师池雪清带领孩子们认真品读了《过华清宫》、《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石头城》、《春日偶成》、《论诗�q其二》、《塞上听吹笛》6首古诗,至此,为期十期的品读《千家诗》圆满落幕。 《千家诗》是明清两朝流传极广、影响深远的蒙学经典读物,不仅适合童蒙学习诗歌,也便于读者短时间内了解文化常识
公安部户政管理研究中心依托全世界最大、覆盖全国14亿人口的信息系统,采用大数据技术对全国户籍人口(不含港澳台地区)的姓氏和姓名用字、2019年新生儿姓名用字等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再度推出全国姓名报告。 “名以正体,字以表德”,姓名是中国人的第一张名片,是社会交往必不可少的符号,是文化与家族传承的标识,也是理想信念与美好期待的表达。 姓氏文化在我国数千年传承至今,影响深广
为丰富孩子们的暑期生活,传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七月暑假期间,由共青团台江区委和台江区文体局主办,区图书馆承办的3场国学系列讲座正式开讲,该讲座吸引了近150名孩子和家长到场听课。 本次国学系列讲座特邀省国学知名专家刘美玉博士进行授课,三场讲座分别以“与时俱进学习国学经典”、“脚踏实地践行童蒙养正”和“少年励志图画精彩人生”为主题,通过互动游戏、肢体表演、小剧场等生动活泼的形式,引导孩子对孝道、真善美、人生价值的认识和思考,营造良好的国学学习氛围。 下一步,台江区将继续广邀知名专家学者、资深教育名师、热心教育公益的社会各界人士组成教育团队,以爱心接力的方式举办公益讲座,为孩子提供更多的学习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