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堇
杜晓华,男,1972年1月生,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园艺系副主任。主要从事观赏植物遗传育种与生物技术研究,收集保存三色堇种质资源900余份,筛选出耐热资源3份;完成了三色堇热胁迫转录组测序,克隆了三色堇小分子热激蛋白基因4个,为三色堇抗热基因工程育种提供了基因资源;开发了三色堇EST-SSR标记,构建了三色堇与角堇种间遗传图谱,为三色堇标记辅助选择育种奠定了基础;选育出三色堇与角堇自交系40余份,配制出杂优组合5个,为三色堇杂交F1代新品种选育奠定了基础;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主编《园林植物遗传育种学》、《园艺植物种类识别》等著作和教材3部。主讲本科生《园林植物遗传育种学》和研究生《高级观赏植物遗传育种学》等课程
刘会超,男,1964年9月生,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观赏植物种质资源创新与利用研究,2005年-2010年,对中原牡丹的种质资源进行了收集与评价,建立了牡丹组培再生体系;2007年至今,收集三色堇资源200余份,筛选出抗热资源3份,克隆了热激蛋白HSP70基因,正在构建表达载体。对角堇、大花三色堇的细胞学进行了比较系统研究,对30多份资源的细胞学进行了核型分析,首次提出角堇为二倍体,染色体条数为26条,大花三色堇遗传背景复杂,倍性多为四倍体,少数为三倍体,染色体条数在39-52条之间,大花三色堇和角堇杂交后代为三倍体
三色堇是北欧的一种野生花卉,常在公园里栽培,是冰岛和波兰的国花。每朵花通常有紫色、白色和黄色,因此被称为三色堇。本种耐寒,冬季可在我国北方开花生长
指能够用以布局花圃的一两年生露地栽培花卉。例如春天开花的有三色堇、德国鸢尾;夏天花坛花卉常种植凤仙花、雏菊花;秋季采用一串红、万寿菊、九月菊等;冬季花圃内可适度布局羽衣甘蓝等。 指根据方式来进行光合作用暗反应全过程的一类花卉
是堇菜目、堇菜科、堇菜属的二年或多年生草本植物。基生叶叶片长卵形或披针形,具长柄,茎生叶叶片卵形、长圆形或长圆披针形,先端圆或钝。 是堇菜目、堇菜科、堇菜属的二年或多年生草本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