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法
我国社会宗教事务蓬勃发展的背后,其实还隐藏了许多尚待解决问题,其中“宗教用地”跟“宗教建筑”是数十年来困扰宗教界的重要问题之一。长期以来让宗教团体衍生出许多不必要的法律纠纷,也让社会大众对于部分宗教团体存在有“违建”、“占用山坡地”、“占用国有地”等负面印象,这种现象并不利于我国的宗教发展。 而我国《国土计划法》已从民国105年5月1日开始施行,内政部依《国土计划法》第45条规定公告之“全国国土计划”,已于民国107年4月30日开始实施;而直辖市、县(市)之国土计划,依据同条规定应于民国109年5月1日前公告实施,并于各该直辖市、县(市)国土计划公告实施后二年内,即民国111年5月1日前公告“国土功能分区图”
公告“科学技术基本法”科研成果办法修法及“科研成果商业化手册:利益冲突管理篇”内容。 “原住民族委员会推展原住民影视音乐文化创意产业补助要点”修正发布。 修正“科技部补助科普产品制播推广产学合作计划作业要点”,并自即日生效
(可按这里收看整个会见传媒的手语翻译短片。) 《香港国安法》实施近一年,行政长官林郑月娥表示,法例对香港带来很大影响,保障了“一国两制”的实施,并订明维护国家主权、统一和领土完整是全中国人民,包括香港同胞的共同义务。 林郑月娥今日出席行政会议前会见传媒,被问及某一口号是否违法
2019年3月27日,澳门大学法学院宪法与基本法研究中心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周年与澳门特别行政区成立二十周年,举行了宪法与基本法高端论坛讲座第一讲。 本次论坛有幸邀请到全国人大常委会澳门基本法委员会委员、北京大学宪法与行政法中心副主任陈端洪教授,陈教授围绕讲座主题《为什么说宪法是法》,通过三个命题展开,试图为宪法是法律提供一种证成的方式,弥补契约论和制宪权理论的一个逻辑裂隙。 出席本次论坛的专家、学者有澳门大学宪法与基本法研究中心副主任蒋朝阳教授、副主任汪超副教授,翟小波助理教授,澳门科技大学法学院朱世海副教授,澳门理工学院“一国两制”研究中心研究员及多位法学院讲师、博士研究生等30多人参加,并与主讲人进行了精彩互动
以下是今日(十二月二十一日)立法会会议李柱铭议员的提问和政制事务局局长林瑞麟的答复: 政府的政制发展专责小组在其第五号报告中指出,该小组在其第四号报告的咨询期间,接获关于功能团体未来路向的意见,包括建议在香港特别行政区(简称“香港特区”)立法机关设立“两院制”。就此,政府可否告知本会,有否评估在香港特区立法机关设立“两院制”会不会违反《基本法》的规定;若会,理据是什么;若不会,原因是什么? 就李柱铭议员的提问,我们有以下的回应。 政制发展专责小组第五号报告书当中提及关于立法会两院制这议题,是反映我们在第四号报告的咨询期间收到的意见之一
保安局今日再次发出严正声明,强烈谴责有团体对《2020年入境(修订)条例草案》的内容和立法目的作出失实描述,歪曲事实,意图误导市民,制造恐慌。对于持续有人刻意抹黑,保安局必须强烈谴责,以正视听。 保安局发言人指出,有团体近日对条例草案下赋权保安局局长就运输工具提供乘客资料订立规例的条文,故意曲解为限制香港居民的出入境自由,透过情绪化和敌对的言词,尝试散播谣言,蛊惑人心,制造社会矛盾
▲ 江玉欢斥疫苗通行证违反基本法,将去信要求正视及解释。(资料图片) 政府昨日(20日)宣布,最快周四、即冬至(22日)起,撤销食肆酒吧酒馆的人数上限,宴会240人的人数上限撤销,但限聚令、口罩令及疫苗通行证维持。 立法会议员江玉欢今日(21日)在社交平台发文引述,指医务卫生局副局长李夏茵曾表示,新一轮放寛措施是想让“市民”回复正常活动
上海证券报日前独家报道的“《能源法》框架初具雏形、即将公开征求意见”一事获得权威人士的证实。上周六,国家能源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能源法》起草专家组组长徐锭明在北京向记者确认,《能源法》正式稿最近已修订完毕,很快就将向包括民营油企在内的社会各界公开征求意见。 徐锭明是在参加由中国加油站网主办的“OILBOSS(2007)油商峰会”时透露上述信息的
为认真贯彻实施和普及宣传好《民法典》,增强员工学法、懂法、守法、用法意识,提高员工运用民法典维护合法权益、化解矛盾纠纷能力,提升公司法治建设水平。9月10日,江汉运营公司邀请维力律师事务所李强律师通过视频会议的形式开展《民法典》专题法治培训,公司领导,中层管理人员、管理员及一线业务骨干共计200余人参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是新时代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重大成果
自客家基本法顺利通过后,客家委员会依据客家基本法,订定每年农历正月二十日为全国客家日,当日为客家所称“天穿日”,并自民国100年起正式倡导与庆祝;并另于民国111年1月6日公告调整12月28日“还我母语运动日”为全国客家日。 “天穿日”演变迄今已成客家人独有的特殊节庆,具深远文化传承意义。其实,天穿日是中国自古流传的民俗节日,出自上古女娲娘娘补天的神话故事,只是目前台湾几乎仅有客家人还保留着这样的风俗传统,尤其是北台湾,相异于其他族群以元宵为年假的结束,客家得要过了正月二十日才算正式画下休止符,而且在这天非但不用工作,还人人穿戴整齐以唱山歌自娱;此外,客家人也会保留一块年节时做的甜粄,煎过后在“天穿日”时上香祀拜,因相传煎炸过的甜粄黏稠Q软,有助女娲补天之意;还有把甜粄揉成小圆球状,油炸后称为“油堆子”或“油槌子”,插上针线拿来祭拜,称做“补天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