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ucn
澳门总绿化区域分类定义 绿化区域保障机制 户动小贴士 相关网页 《古树名木保护名录》 每天有24小时,而平均每小时有一个物种消失,即每天有24个物种灭绝,这是其中一个对物种灭绝速度的估算,是一个触目惊心的数字。近年,物种消失的速度不断加快,部分生物在未被发现前就已经消失,虽然对于物种灭绝的实际速度仍存在着各种不同的说法,但无疑我们地球的生物多样性正处于水深火热中。 今年的520(5月20日),除了是大家熟知的网络情人节,更是国际濒危物种日,而5月22日又是国际生物多样性日,希望借此机会提醒大家正视地球上生物多样性正面临的问题
该物种已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2004年 ver 3.1——易危(VU)。 同时该物种已被列入中国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已收录于《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二级里,按照市级名录制定的基本原则,不再纳入名录
※此款商品的出货包装全面使用【100%生物可分解塑料袋】※ IUCN国际自然保护联盟分级:极危 (CR) 产地/分布:分布于台湾西部、南部、澎湖。也分布于红海、东非、印度洋、印度尼西亚、澳洲、菲律宾、日本以及南海和东海等。 简介:本鱼吻宽而圆,由吻端至眼眶前缘之距离,远较眼眶前缘水平位之头部宽度为短
中新社海口9月1日电 (记者 王子谦)海南省新闻办1日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全球最濒危的灵长类动物——海南长臂猿形成新的家庭群并新添一只幼猿。至此,“人类最孤独近亲”已恢复达到5群共33只。 海南省林业局总工程师周亚东介绍,中国林科院科研人员8月18日在海南白沙黎族自治县青松乡打炳村东崩岭监测拍摄到一雄一雌两只成年海南长臂猿,经辨认证实是新形成的E群(第5群),并确定海南长臂猿栖息地实现扩散
【本报消息】本月22日上午,世界野生动物基金会(WWF)工作组在桔井省湄公河水域再次发现一只刚出生湄公河江豚幼豚。 WWF表示,这是今年在桔井省发现的第2只湄公河江豚。据调查发现,目前在湄公河水域栖息的湄公河江豚仅89只
三立新闻网,提供国内国外最新最全的新闻资讯! 国际新闻 2022-12-18 14:37网络整理lllnews.com 一组研究人员在厄瓜多尔加拉帕戈斯群岛的一个岛屿上发现了一个锤头鲨幼崽的苗圃,这一发现可能有助于保护该物种免受灭绝威胁。 在加拉帕戈斯群岛最大的岛屿伊莎贝拉岛附近,人们发现了这个不到一岁的锤头鲨幼仔的所谓避难所,在交配和早期发育阶段为鲨鱼提供了避难所。 加拉帕戈斯国家公园护林员爱德华多·埃斯皮诺萨周五在一份声明中说:“发现这些新的繁殖区非常重要,尤其是对锤头鲨来说
北美林地驯鹿是驯鹿的亚种之一,其分布区域要比其他任何有蹄动物都更靠近北方。它们以各种植物为食,行动敏捷,分布于加拿大最北部及毗邻的美国部分地区的寒带森林,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2008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如今,曾经生活在美国48个州低洼地区的林地驯鹿目前仅存不足40头
寒号鸟,一种很少见的动物,它可不是鸟,这个名字也是明间流传的叫法。很多网友好奇寒号鸟为什么叫寒号鸟,本文将解答一下大家的疑问,快来看看吧。 寒号鸟会有这个称呼主要是因为它长有飞膜,因此可以向鸟一样可以自由的滑翔飞行,同样的寒号两个字就是来形容它的,而且这种生物本身是非常怕冷的,它的叫声也与众不同,仔细听的话,非常像婴儿的叫声
“第二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名录遗产与可持续发展黄山对话会”将于2016年9月11日至15日在安徽黄山市召开。对话会由依托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建设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自然与文化遗产空间技术中心(HIST)与黄山世界遗产管委会联合主办,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中心、人与生物圈秘书处和世界地质公园网络执行局协办。 黄山对话会是HIST联合黄山世界遗产管委会创办的一个国际平台,旨在为UNESCO名录遗产(包括世界遗产、世界生物圈保护区和世界地质公园)决策者、管理者、实践者、研究者和高校学生提供一个相互交流的平台,分享名录遗产在保护和管理方面的经验,探讨空间技术在名录遗产保护和管理中的作用
社区保护地全球注册系统(以下简称 ICCA 注册系统)是一个关于社区保护地信息的数据库,旨在记录社区保护地在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生计改善方面的作用,并通过一个可视化且信息丰富的网站,使公众获取相关信息。ICCA 社区可自行决定是否将信息公开。 ICCA 注册系统由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世界保护监测中心(UNEP-WCMC)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