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展
2016年7月8日,“不可避免”旅德艺术李衡个展在北京侨福芳草地画廊开幕,展览源于李衡2013年十月完成的一幅作品,同时与他的一场事故和遭遇有关。展览以“不可避免” 为名,重新叙述了命运与艺术之间的遭遇,探讨了这种深刻的偶然性是如何以内在的方式影响了艺术家的思考,并强化了李衡绘画的精神性与命运感。作为李衡在国内的首次个展,本次展览将呈现其近年的代表作以及最新的实验动态
艺术大展透视韩美林:“他对中华文化的爱之切一般人很难理解” 韩美林艺术大展2011年12月26日至2012年2月8日在中国国家博物馆举行。这是国家博物馆历史上首次艺术家个展,展出了韩美林绘画、书法、雕塑、陶瓷、设计等门类的新作3200余件,吸引了观众近50万人次。 5月26日,参观者在欣赏中国艺术家使用多种材料创作的绘画艺术作品
本文摘要:用三维图纸设计的靴子、遥控车、水杯,通过一台小小的3D打印机就变为了实物;甚至还能打印机出有人体的尤其关节,展开关节移位手术这就是3D打印机技术的革新。昨日,为期三天的中国(珠海)国际打印机耗材展览会和3D打印机应用于及数码图文慢印展览会,在珠海航展馆拉开帷幕,3D打印机沦为客商的新宠。 本次展览共计来自20个国家的432个展商展览,展览面积约30000平方米,来自全球8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近万名专业买家前来参观
天空是蓝色的,云是白色的。 从枝叶间洒下的阳光,闪闪发亮的笑着。 树叶吸收许多的阳光后,会制造新鲜的空气
过节对孩子的意义在于可以和孩子谈天、让孩子感受家人团聚的意义,并且让孩子描述过节的经验、想法,充分表达“分享”和传达祝福。 农历五月五日端午节本来是夏季一个驱除瘟疫的节日,为什么爱国诗人屈原要投入汨罗江呢?这一天,为什么要吃粽子、喝雄黄酒、赛龙舟、戴香包、挂艾草和菖蒲、喝午时水、立蛋、吟诗呢? 本书以端午节的由来、习俗为故事的本体,让孩子认识节日的缘由和演变,了解端午节为何会吃粽子、喝雄黄酒、赛龙舟、戴香包、挂艾草和菖蒲、喝午时水、立蛋和吟诗,珍惜和尊重节日的传承和文化的精髓,在过端午节的时候,可以分享过节的心得和家人团聚。 作者以生动详实的描述,交代端午节的来龙去脉,建立节日故事的基本认识,内容包括节日故事、习俗活动、节日游戏三部分,并适当放入童诗让孩子感受文字变化的趣味
1972年生于韩国全北全州。1997年毕业于弘益大学美术学院东洋画科,获得学士学位。1999年毕业于弘益大学美术学院东洋画科,获得硕士学位
出生于台湾云林,是极受瞩目的当代艺术家。其充满震撼力的铜雕,成功融合中西方特色,同时具有浓厚的东方气韵以及西方艺术的极简风格,是禅宗思想和当代艺术表现的完美结合。李真的雕塑有着细腻温润的表面质感,以铜为材料,采用中国特殊墨黑色的生漆手法、铵金、铵银技巧
徐鸣著名华裔画家,祖籍浙江宁波奉化。生于上海,自幼学画习武于南京,曾连续三年获得南京市武术比赛刀、枪、剑、棍、拳五项全能冠军。南京轻工美专毕业,1967年赴新疆绘画,1980年于香港岭南艺苑进研,1981年移居澳大利亚,1986年又移居加拿大温哥华至今
艺术大展透视韩美林:“他对中华文化的爱之切一般人很难理解” 韩美林艺术大展2011年12月26日至2012年2月8日在中国国家博物馆举行。这是国家博物馆历史上首次艺术家个展,展出了韩美林绘画、书法、雕塑、陶瓷、设计等门类的新作3200余件,吸引了观众近50万人次。 “盛世天工――中国木雕艺术展”29日起在中国国家博物馆举行
世界文化荟萃(阿尔及利亚)集体特别金奖,1987 祖籍福建,出生于长春。1962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版画系,1963年始任教于广州美术学院,长期从事水印木刻的创作与教学。曾任中国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广东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