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海航展
据官方统计,截止2013年底,中国民用航空局适航审定司2013年新颁发航空器国籍登记证601个,适航证615个,外国航空器适航认可证书(函)7个,临时登记证385个,特许飞行证417个,出口适航证53个等。2014年珠海航展光参展航空器就达到120多架,其中大部分来自国外的机型。面对林林总总的航空器证件和相关法规,作为初入通航产业投资者而言还是较生疏的,尤其是引进国外航空器面临各种取证问题,难度依然不低
本文摘要:用三维图纸设计的靴子、遥控车、水杯,通过一台小小的3D打印机就变为了实物;甚至还能打印机出有人体的尤其关节,展开关节移位手术这就是3D打印机技术的革新。昨日,为期三天的中国(珠海)国际打印机耗材展览会和3D打印机应用于及数码图文慢印展览会,在珠海航展馆拉开帷幕,3D打印机沦为客商的新宠。 本次展览共计来自20个国家的432个展商展览,展览面积约30000平方米,来自全球8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近万名专业买家前来参观
12月21日,首届亚洲通用航空展新闻发布会暨签约在珠海举办。中国AOPA副理事长肖治垣致辞,秘书长陈国华、执行秘书长唐勇通过线上方式出席。 中国AOPA副理事长肖治垣在致辞中表示,热烈祝贺首届亚洲通用航空展将于明年在珠海举办!中国AOPA愿作为首届亚洲通用航空展协办方,与珠海航展公司和珠海市政府建立全方位合作关系,为我国通用航空事业搭建更高质量的合作交流平台
广州市温馨汽车租赁有限公司是一家为企事业单位、组织,贵宾团体提供专业服务的汽车租赁公司。公司实力雄厚,注册资金900万,自2009年成立以来,公司现拥有各类车辆260多台,为众多财富500强企业、外国领事馆,政府机构等高端客户提供了优质服务并得到了客户的认可。我们有一个专业、高敬业的团队竭诚为您提供优质产品,星级服务
珠海航展作为我国航空航天的一项盛事,虽会迟到但不会缺席。2021第十三届中国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珠海航展将盛大开展,快来现场看看我国航空航天事业的新发展吧! 本次航展将有超过500家企业参展,展览规模室内室外共计50多万平方米,将展出我国在航空航天、地面防务装备、军机、民航客机、通用航空、无人系统、发动机、MRO、军民融合等领域的高、经、尖展品。 此外,还会有我国的八一飞行表演队和俄罗斯的勇士飞行表演队进行空中表演,为航展增添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11月8日至13日,第十四届中国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珠海航展)在珠海国际航展中心举行,打磨自动化解决方案专家广东省吉林商会副会长单位广东罗庚机器人有限公司携高端发动机叶片打磨机站首次亮相,并得到了有关领导的关心和鼓励。 在广东省吉林商会副会长广东罗庚机器人有限公司董事长刘波的带领下,罗庚机器人作为深耕打磨机器人细分领域多年的行业先行者,自主研发了一套适用于打磨抛光的控制系统,既可以控制打磨力的精度,又可以控制打磨的位置精度,这样的控制策略和技术,能够出色满足叶片高精度高技术的打磨自动化需求。凭借其独一无二的优势,罗庚机器人赢得了中国航发集团和中航工业集团等国家顶尖军工集团的青睐
11月2日,西安航空基地在2016珠海航展现场举办了“项目签约暨成果发布会”,总投资18.1亿元的5个项目顺利签约落户“中国航空城”。项目的落户,标志着西安航空基地重大项目引进又实现了新的突破,将有力推动产业层级提升,为加快建设“中国航空城”提供新动力。 为了在本次珠海航展上取得务实成果,西安航空基地早着手、早准备,通过广泛推介和全力招商,与多家意向企业进行了前期沟通,力促一批科技含量足、产业关联度高、辐射带动能力强的项目成功签约、顺利落地
11月2日,西安航空基地在2016珠海航展现场举办了“项目签约暨成果发布会”,总投资18.1亿元的5个项目顺利签约落户“中国航空城”。项目的落户,标志着西安航空基地重大项目引进又实现了新的突破,将有力推动产业层级提升,为加快建设“中国航空城”提供新动力。 为了在本次珠海航展上取得务实成果,西安航空基地早着手、早准备,通过广泛推介和全力招商,与多家意向企业进行了前期沟通,力促一批科技含量足、产业关联度高、辐射带动能力强的项目成功签约、顺利落地
新华社北京3月4日电(记者高敬、谢希瑶)4日在全国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首场“委员通道”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型号总设计师唐长红介绍,国产大飞机家族在不断壮大。 他介绍,今年是大型运输机运-20飞机首飞10周年。10年来,运-20飞机航迹遍布我国大江南北,还远赴欧洲、非洲、大洋洲等,受到国际瞩目
2014中国航空应急救援产业经济发展论坛将于11月12日在珠海航展举行 [复制链接] “应急救援代表一个国家的软实力”,中国幅员辽阔、地质结构复杂、地质灾害频多,紧急救援频繁且难度高。2012年的汶川地震痛彻了全国人民,2013年雅安地震又袭击了四川大地,两次大范围的地震中体现了航空救援的力量,无人机先行侦察遥感测绘,伊尔-76、运8飞机输送人力物力、米26空运大型救灾设备,米171等直升机空投药品等有效参与了救援。但也推动着全国人民反思,航空应急救援体系的建立迫在眉睫,我国立体救援的力量需要不断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