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型
被称为II型干扰素的IFN-γ,是由143个残基构成的,有20和25kDa亚型的糖蛋白,以头尾相连的同型糖蛋白的形式存在。 IFN-γ由T淋巴细胞和NK细胞产生,用以抗病毒和干扰增殖,此外,IFN-γ还有与免疫调节相关的几种功能包括调节细胞的增殖和程序性死亡,刺激或抑制不同基因的表达。 IFN-γ能通过诱导产生吲哚胺2,3-双加氧酶来抗弓形虫和衣原体的感染
来那度胺(瑞复美)于2006年1月获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批准面市,临床主要用于医治5q缺失(第5对染色体长臂的间隙基因缺失)的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亚型及多发性骨髓瘤。不过来那度胺(瑞复美)在中国面市后,其高价般高昂的价钱确实给广大患病者带来了巨大冲击。也有部分患病者由于经济原理选择放弃医治
H7N9是一种A型流感病毒,是禽流感病毒或禽流感病毒的一个亚型,在禽鸟类的死亡率低,但经基因交换后转移到人类上感染后,成为病发期短、重症率与死亡率均相对于SARS略高而引发社会注意。 H7N9原本属于低致病性感冒病毒,仅在禽间发现。第一个病毒记录是在1988年发生于美国明尼苏达州的火鸡身上
糖类、脂肪和蛋白质是维持我们生命的主要能量来源,其代谢失衡可能会发展导致肥胖或糖尿病等。腹内侧下丘脑(VMH)在葡萄糖/脂质稳态方面起着主要作用,哺乳动物的VMH中具有感测代谢稳态的神经元,类固醇生成因子1(SF1)神经元能调节葡萄糖和血脂水平。先前的研究发现,VMH中存在更高浓度的雌激素受体
本文摘要:德国下萨克森州一家火鸡养殖场经常出现禽流感疫情,有关部门将捕杀近2万只火鸡。病毒归属于H5亚型,但否为上月在欧洲多国经常出现的H5N8型禽流感病毒还有待更进一步证实。目前尚不人病毒感染这种禽流感病毒的风险
简介:朱启运,男,1977年10月生,安徽定远人。博士,研究员,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兽医研究所引进人才。美国微生物学会会员,美国病毒学学会终身会员中国畜牧兽医学会禽病学分会理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通信评审专家
澳大利亚科学家在最新一期《自然·通讯》杂志上撰文指出,他们强化了基因组编辑技术CRISPR的能力,使其能以前所未有的准确性复制人类疾病,有望彻底改变一系列治疗癌症的药物发现过程。 由澳大利亚沃尔特伊丽莎医学研究所(WEHI)团队开发的这项技术可激活任何基因,包括那些已经沉默的基因,从而能探索新的药物靶点和耐药原因。而且,研究人员首次利用这项独特的技术复制了一种侵袭性淋巴瘤,并用该技术鉴定出一个基因,该基因会使目前在澳大利亚使用的一种新型血癌疗法产生耐药性
这个帖子发布于3年零284天前,其中的信息可能已发生改变或有所发展。 【新闻事件】:今天《自然药物发现》杂志发表了一个由欧洲生物信息研究所、新墨西哥大学、和英国癌症研究院合作研究结果,统计到目前为止FDA批准药物数量和这些药物的作用靶点。至2015年现在共有1578个FDA批准药物,作用于893个靶点,其中有667个人体靶点(其余为细菌、病毒靶点)
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Nature Genetics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英属哥伦比亚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对乌干达女性宫颈癌患者进行分析发现,由不同人类乳头瘤病毒(HPV)所引发的肿瘤之间或许存在明显的基因组差异,这就表明,HPV的类型或会影响宫颈癌患者的疾病特征和治疗预后。 这项研究中,研究人员首次对非洲人群中宫颈癌的分子特征进行全面的分析,他们比较了不同进化相关的HPV毒株(HPV分支)所感染的宫颈癌的样本,结果发现了此前未知的差异,并揭示了HPV分支如何影响人类的基因组特征,HPV-16和HPV-18分别属于病毒的A9和A7分化枝,这两种HPV病毒亚型是诱发宫颈癌的最常见的原因,至少70%的癌症病例与这两种HPV亚型有关,尽管HPV-16和HPV-18都被认为具有较高的致癌风险,但HPV-18往往与临床上更具侵袭性的癌症相关。 研究者Marco Marra说道,我们非常高兴能利用基因组科学技术来分析来自乌干达宫颈癌患者非常珍贵的样本,HPV感染是诱发宫颈癌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在英属哥伦比亚省,人群宫颈癌的发生率会因HPV疫苗的注射和常规筛查而下降,然而宫颈癌仍然是全球第四大常见的癌症类型,也是撒哈拉沙漠以南非洲地区妇女癌症相关死亡的最常见原因,研究人员预测截至2040年,宫颈癌患者的死亡率会上升到50%
人类附睾蛋白4(HE4)多由上皮性卵巢癌细胞产生。因此,在特定情况下,该试验可作为一项肿瘤标志物检测。 辅助卵巢上皮癌治疗后监测、检测复发及疾病进展;不推荐用于无症状妇女的筛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