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时代
导读:第二天早上,汉明帝把梦中所见,提出来和一班大臣讨论
导读:第二天早上,汉明帝把梦中所见,提出来和一班大臣讨论,有一位见闻广博的大臣,对汉明帝说:“听说我国西边的印度, 曾经出了一位大圣人,名叫佛陀,传播着圆满的真理;他的身体是金色的,也会放光飞行;您所梦见的,可能就是佛陀吧 ! 这样看来,佛陀的教法,大概快要流传到我国了。中国东汉时代,有一位爱人民的好皇帝,叫明帝。 汉明帝于公元五八年做皇帝,登位后第七年,有一天晚上,他做一个离奇的梦:梦见一位金色的人,身材高大,头上有白色的圆光,从空中而来,自由自在地在宫殿上面飞行
东汉时代,华佗为一位受伤的木匠悉心治疗
东汉时代,华佗为一位受伤的木匠悉心治疗。木匠康复后为表感激,感谢华佗的关爱,亲手为华佗制造一个有四百个抽屉的药柜。华佗收到后非常感动,将本来杂乱的药物置于药柜
中华文字渊远流长,自殷商时代开始,便已经有甲骨文的应用
中华文字渊远流长,自殷商时代开始,便已经有甲骨文的应用,根据东汉时代学者许慎撰写的《说文解字》记载,汉字造法有六种: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可见中华汉字自数千年前起便已经有繁复的创作规范。 我们现行的汉字,是老祖宗们数千年来的精华结晶,一笔一划间,蕴含了中华文化的思想与内涵,可惜在数字化的21世纪,电脑打字逐渐取代了手写文字,同音异体、火星文等等光怪陆离的“新文字”文化应运而生。新文化的形成与旧文化的冲突并没有一定的对错,毕竟“长江后浪推强浪,一代新人换旧人”是历史不变的进程,但在这股交替的潮流中,我们得到的,真的有比我们失去的还多吗?写作能力衰退、口说用字肤浅、认字用字错误百出,母语是学习一切新知识的基础,但在基础溃败的利基点上,孩童的学习能有何做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