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loys
任职经历: 1990年至今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耐磨材料研究所 所长; 1996年至2001年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机电学院 副院长; 1999年至2001年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产业集团公司 常务副总经理(正处级); 2002年至2005年 西安建大科教产业集团公司 总经理; 2002年至2005年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教授、硕士生导师; 2005年至今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 2007年至今 西安建筑科大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 总经理; 主要研究方向: 耐磨耐蚀新材料 纳米结构金属材料 纳米发光材料 锂离子电池材料 教学与科研成果: 承担博士、硕士研究生、本科生的专业课程的讲授任务,在西安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和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材料与矿资学院、机电学院和冶金学院招收研究生,目前已完成培养硕士30余名,博士10余名,目前正在培养硕士研究生30名,博士研究生5名。 项目科研: 以第一负责人主持了国家“863”计划(三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三项)、国际合作项目(一项)、国家科技攻关(两项)、国家科技部科技型企业技术创新基金(三项)、教育部重点科技项目、陕西省纳米材料与技术重点实验室重点科研计划、陕西省教育厅重点实验室项目、陕西省13115重大产业化项目等国家、省部级科研及产业化项目三十余项,累计获准政府经费资助4000多万元。 著作: 累计有150余篇关于磨损机理、耐磨耐蚀新材料、纳米结构金属材料、纳米发光材料、磁电复合功能陶瓷材料、锂离子电池材料等方面的研究论文在Wear、Applied Physics A、Progress in Natural science、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A、Materials Science Forum、Journal of Alloys and Compounds、Journal of Magnetism and Magnetic Materials、金属学报、无机化学学报、摩擦学报等国内外核心期刊上发表,其中被SCI/EI收录50余篇;已申报国家专利100余项,获准授权56项(其中发明专利近30项);参与编著出版著作3部
博士毕业于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 ,期间主要研究方向为超临界无水染色以及染料溶解度的测定与模拟 ,目前也涉及可见光催化剂方向的研究 。以第一作者在Journal of CO2 utilization发表论文1篇 ,以共同作者在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 ,Dyes and Pigments ,Journal of Alloys and Compounds等期刊发表多篇论文 。参与两项江苏省一流课程分别为 :《大学化学》线上一流课程和《大学化学》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
许秋华,博士,南昌航空大学,材料化学实验中心副主任,材料化学党支部书记,副教授。主讲过«材料化学综合实验»、«材料合成化学»等10多门课程。主要从事微纳米催化材料、离子吸附型稀土分异及高效浸取等方向的研究工作,主持或参与完成省教改课题、国家基金项目和省部级项目10多项;在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 A Journal of Alloys and Compounds 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 Journal of rare earths等杂志上发表SCI收录论文30余篇;授权专利20余项
2019年1月20日-21日,国家镁中心召开了2018年工作总结会和2019年工作研讨会。会议由国家镁中心常务副主任张丁非教授主持,中心主任潘复生院士、重庆大学科技处副处长谢卫东、研究生院副院长谢昭明、图书馆党委书记和JMA常务副主编彭晓东、材料学院党委书记王雨、材料学院副院长王敬丰、以及国家镁中心主要成员、JMA期刊编辑部主要成员等30多人出席会议,会议还特邀了重庆市科学技术研究院、西南大学、重庆理工大学、重庆科技学院等单位的相关人员参会。 本次会议对国家镁中心2018年的主要工作进行了全面梳理和总结
铜合金(英语:Copper Alloys),以铜(Cu)为基加入其他元素组成的合金。铜和铜合金按传统分为紫铜、黄铜、白铜、青铜4大类,按成型方法分为铸造铜和加工铜两大类。 随电子通信和宇航等工业的发展,又开发了高导铜、复合铜、弥散强化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