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草
本报北京2月3日电 (记者严冰)记者从国家林草局获悉,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创造了世界生态建设史上的奇迹,树立全球生态治理典范,其资金投入、实施范围、群众参与度均创历史新高,退耕还林还草贡献了全球绿色净增长面积的4%以上。 据悉,实施退耕还林还草是党中央、国务院站在中华民族长远发展的战略高度,着眼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全局,为改善生态环境做出的重大决策。1999年以来,中国先后开展了两轮大规模退耕还林还草,中央累计投入5700多亿元,共计完成退耕还林还草任务2.13亿亩,同时完成配套荒山荒地造林和封山育林3.1亿亩
本文摘要:青海首次找到世界濒临绝种珍禽黑鹳交配巢穴 近期,工作人员在湿地公园内找到一处黑鹳交配巢穴,目前,3只筑巢产卵的黑鹳雏鸟已日益长大,展翅欲飞。这是青海省首次找到黑鹳孵育。6月26日,青海南门峡国家湿地公园高级工程师郭发新告诉他记者
为迎接第36个教师节,9月8日下午,硕生化细胞动物19党支部围绕“立德树人奋进担当,教育脱贫托举希望”主题开展座谈会,生物学院程瑾老师受邀作为嘉宾,向支部同学分享了自己一年支教的心路历程。 程瑾老师于2019年8月参加了北京林业大学内蒙古兴安盟科尔沁右翼前旗教师教育扶贫服务团,与19名我校教师共同开展为期一年的支教服务工作。 座谈会上,程老师首先向同学们介绍了自己参与支教工作的契机
简要描述:植物水势测定仪适用于植物学、生态学、农学、林学及牧草等的研究。据此指导作物及林草的合理用水和抗旱育种工作,是教学和科学研究工作的重要仪器之一 JN-ZLZ-3000型植物水势测定仪是用于测定植物水势(ψ)和它的组成成分及压取木质部导管汁液成分分析用的一种仪器,可用它研究植物的水分关系和植物与环境的关系。适用于植物学、生态学、农学、林学及牧草等的研究
本文摘要:8月29日,国家林草局办公室副主任李淑新一行回国吉林白城大安市积极开展草原承包经营制度专题调研。吉林省草原管理总站副站长王天义、大安市林草局、草原站涉及领导会见调研。 李淑新一行再行回到当地一户总承包草原的农牧民家中,与农牧民平易近人交流,详尽告知了草原承包经营情况、草原补奖资金派发、对总承包草原的维护建设利用计划等问题
本文摘要:中国绿色时报6月28日报导(记者 尹萍)6月20日-21日,2019年全国科普介绍大赛在广东省广州市广东科学中心举办。来自国家部委、军队、地方及澳门特别行政区的67个代表队223位科普约人,为公众带给了一场科学盛宴。国家林草局代表队3名运动员获得优秀奖,国家林草局荣获杰出组织奖
据报道,中国的荒漠化地区主要包括戈壁沙漠和石漠化地区。重庆多为岩溶,属于石漠化分布的重点地区。 据市林业规划设计研究院相关负责人介绍,根据2018年底重庆市第三次石漠化监测结果,截至目前,全市岩溶场地总面积为326.8万公顷,占全市总面积的39.7%
新华社北京8月31日电(记者温竞华)记者从科技部获悉,为期7天的2020年全国科技活动周日前在湖北武汉闭幕。今年全国科技活动周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举行,有关部门和各地方举办各具特色的群众性科技活动超过1.8万项,参与人次超过6.3亿,其中线下活动1.1亿人次,线上活动5.2亿人次。 据介绍,今年全国科技活动周以“科技抗疫、创新驱动”为主题,借助VR、5G等技术开通网络云展厅,集中展示科技战“疫”、科技创新、体验美好生活、服务脱贫攻坚等方面内容,共吸引500余万人次观众在云端参观体验,尽享科技成就
雪后阳光下,数千只飞禽在若尔盖花湖嬉戏翱翔。 尹钢 摄(资料图片) 10月19日,记者从四川省林草局获悉,国家林草局、自然资源部日前联合印发《全国湿地保护规划(2022—2030年)》。《规划》提出将实施30个湿地保护修复项目,其中包括四川省阿坝州若尔盖草原湿地水源涵养生态保护和修复项目
近日,民族团结杂志社社长张庆安主持召开与中国节能环保集团生态产品发展研究中心合作课题“国家公园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模式研究和对策建议”中期会。 会议强调,课题研究是贯彻***生态文明思想和***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的重要举措,有助于区域协调发展和全面落实乡村振兴战略,有助于推进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民族地区绿色转型与现代化建设。此课题旨在从生态资源挖掘生态产品,构建生态产品的价值转化机制,创新转化模式,打通生态保护、生态产业转型和生态富民三大通道,实现生态环境保护、绿色发展、民生问题改善的共赢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