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草
近日,国家林业和草原局2020年第6号公告发布《林业植物产地检疫技术规程》(LY/T 1829-2020),该标准由全国植物检疫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林业分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由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森林和草原病虫害防治总站负责组织起草,将于2020年10月1日起正式实施。 新版《林业植物产地检疫技术规程》(LY/T 1829-2020)规定了林业植物产地检疫范围、涉检单位(个人)基本要求、检疫受理、调查、检验鉴定、除害处理、检疫签证、检疫追溯和档案管理。与《林业植物产地检疫技术规程》(LY/T 1829-2009)相比,修改了适用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和定义、检疫范围、检疫检验、疫情上报、检疫处理、产地检疫结果评定和签证条件、产地检疫调查表、检疫处理通知单、产地检疫合格证等内容,增加了涉检单位(个人)基本要求、检疫受理程序和要求、贮木场及木材加工场(点)调查、检疫追溯、档案管理等内容以及产地检疫申请表、采样凭证单等规范性附录
来源:阿拉善沙漠世界地质公园发布时间:2020-02-28阅读次数: 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防控攻坚战,在中华大地骤然打响。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面对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的严峻形势,为有效防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坚决防止疫情在我盟扩散蔓延,阿拉善沙漠世界地质公园管理局按照盟委、行署和盟林草局党组的安排部署,快速反应、迅速行动,以对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高度负责的态度,全力以赴、全面迎战,积极对接服务的满都拉社区,主动申领任务迅速投入到翡翠城小区、煜丰景城、恋日家园小区开展疫情防控工作
中国绿色时报7月5日报导(记者 刘泽英 葛洋 郭利平)记者从6月28日开会的2019年走进中国林业和草原座谈会得知,目前,中国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已与65个国家签订126个林业合作协议。 近年来,我国大力遵守《联合国维护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公约》《预防荒漠化公约》《湿地公约》《濒临绝种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联合国森林文书》,参予全球生态事务,与65个国家签订了126个林业合作协议,与17个国家积极开展大熊猫合作研究;推展实行一带一路倡议,创建中国-中东欧国家、中国-东盟、中日韩、大中亚等区域林业合作机制,积极开展与世界林业重点国家林业对口磋商,前进林业对外援助和援外培训,扩展了中国多双边合作渠道和形式。在林业应付气候变化、压制野生动植物非法贸易、压制木材非法砍伐和涉及贸易等领域,我国为全球生态治理获取了中国方案,夺得了国际社会普遍赞誉
9月14日,省林业局在广州召开了全省松材线虫病秋季专项普查和防治工作推进会。会议学习并传达了新修订的《森林法》《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生态修复司关于切实做好松材线虫病秋季专项普查工作的通知》及全国松材线虫病防治电视电话会议精神;部署了2020年松材线虫病秋季专项普查和除治工作;研讨了我省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十四五”规划及兼职检疫员教材编制工作。会上,广州、韶关、河源、梅州、惠州、肇庆、清远、揭阳、云浮等9市汇报了各地林业有害生物防控工作情况,查摆问题、总结经验、研究对策
为了解掌握吉林省天然林保护修复实施情况,国家林草局生态建设工程管理中心委托我院开展吉林省重点国有林区天然林保护修复国家级验收工作。按照《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办公室关于开展2022年天然林保护修复和退耕还林验收工作的通知》(办工字〔2022〕29号)要求,规划院于8月15—24日派员赴吉林森工集团、长白山森工集团开展验收工作。 本次验收工作在吉林省林草局天然林保护管理局配合下顺利开展,验收工作组先后对汪清、敦化、三岔子、红石林业局2021年天然林保护修复工作进行了资料检查和现地调查
新华社北京6月13日电(记者胡璐)13日是我国第四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自加入《世界遗产公约》以来,我国已成功申报世界遗产55项,其中,文化遗产37项、自然遗产14项、自然与文化双遗产4项。世界遗产总数、自然遗产和双遗产数量均居世界第一,是近年全球世界遗产数量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
全国乡村绿化美化大会在日前召开,会议指出,我国将以建设森林乡村为载体,持续加大乡村绿化美化力度,努力打造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到2020年,全国乡村绿化覆盖率达到30%,建成2万个国家森林乡村。 党的十八大以来,各地开展各具特色的乡村绿化美化行动,村容村貌有了较大提升,乡村生态环境得到较大改善
为贯彻国家财政部、自然资源部、生态环境部和国家林草局《关于加强生态环保资金管理推动建立项目储备制度的通知》(财资环〔2020〕7号)的精神,确保我省辽河流域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修复项目按时提交入库,8月20日,我市召开了辽河流域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修复工程项目对接会议,市政府副秘书长杜绍辉出席了会议并做了重要讲话。 会议由市自然资源局局长王光普主持,省自然资源厅项目筹备专家组成员,各县(市)政府主管领导及相关部门分管领导,市林业局、市水利局、市自然资源局分管领导及相关科室人员参加了会议。 会上,各县(市)政府,市水利局,市林业局,市自然资源局就各自申报的项目情况进行了汇报,经省自然资源厅项目筹备专家组指导,最终确定我市上报项目17项,其中,水生态修复工程5项,水土流失治理工程4项,矿山环境修复工程5项,生态系统功能恢复工程3项,项目估算总投资21亿元
一是创新宣传方式,开通“哈巴湖自然保护区”微信视频号,制作短视频13部,其中,《赏鹄哈巴湖》影响力较大,该视频被学习强国宁夏学习平台“宁夏推荐”专栏采用,播放2700余次,点赞40余次,目前被学习强国宁夏学习平台推送到学习强国全国总网;在微信视频号上播放3000余次,点赞160余次,转发80余次,极大扩展了保护区的对外影响力。二是编发宣传信息123条,其中国家林草局网站采用13篇,自治区林草局采纳76篇。三是组织开展湿地周等宣传活动5期,举办“哈巴湖2021年林业有害生物监测防治与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防控培训班”和“哈巴湖2021年湿地生态效益补偿项目培训班”2期
局机关各处室: 《甘肃年鉴》是由省政府主管,省地方史志办公室主办,系统记述全省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方面成就的重要文献,是一部提供即时参考服务的大型资料性工具书。根据省地方史志办《关于报送<甘肃年鉴2020>入鉴资料的通知》(甘志办发〔2019〕23号)要求,为全面、客观、真实、准确、积极的反映全省林草事业发展成效,现就征集入鉴资料通知如下: 一、各处室结合业务实际,认真总结梳理上年度(2019年1月1日至12月31日)主要工作成效及经验做法,形成书面材料。要注重反映有亮点的工作举措、大事要事和阶段性工作成果,素材内容实事求是,数据准确,言简意赅,避免反映事务性、经常性工作,综合性条目一般不超过1000字,单一性条目不超过500字,大事记不超过15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