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thics
“伦理”是研究工作的第一堂课,其目的在培育研究者负责任的研究行为及态度;相对于其他行为,社会大众期待学术研究者在从事研究行为时需具备的责任有不同的标准,甚至不一定能完整的定义;尽管如此,仍有一些研究准则是已被普世所接受的。如果一位研究者不清楚研究进行时的相关伦理规范,他可能会在有意或无意间,忽略或触犯一些既有的准则,进而伤害到被研究者的权利及声誉、侵害研究的精确性、阻碍研究领域的发展,甚至破坏社会大众对研究单位、研究者和研究成果的信任;因此,研究者实不可轻忽研究进行时其相关伦理的重要性。 本单元首先说明进行研究时的相关伦理意涵,让研究者能理解其定义和内涵;其次,介绍“涉及人类研究参与者之研究伦理(Human Research Ethics)”、“动物实验伦理(Animal Research and Ethics)”及“负责任的研究行为(Responsible Conduct of Research)”的基本准则,与相关伦理规范的来源
AFP金融理财师资格认证,英文全称为Associate Financial Planner。国际组织在批准中国实行两级认证体系时,明确指出AFP与CFP持照人数之间应当保持一定的差距;在实行多级认证制度的国家,AFP和CFP持照人数之比大约为10:1。与CFP资格认证一样,AFP资格认证由国际组织FPSB统一签发
自上一世纪七十年代,人们发现过去二百多年的发展,已造成全球环境污染和恶化,是次工作坊是配合文学院“再造人文社会科学教育发展计划”,征求年轻学者深入反省和探索此一日益严峻的人类生死存亡的议题。环境伦理学初起时有“生命存在的伦理学”(bio-ethics),而目前不但地球暖化已在酝酿成全球的灾难,包括强风暴雨,干旱烈火,而永冻层冰解,释放出远比二氧化炭远为严重的甲烷,则人类恐必全部覆亡。人类的庞大人口,和消耗物资与能源之快速和巨大,已超过地球的负载能力,地球无法吸收消化和转化人为制造的需求和产生的废物,只有日渐衰竭下去,而人类也无法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