亿亩
今后,“中国粮仓”河南不但肩负保障国家粮食战略安全重任,在食用油供给上也将“发力”。7月28日,在郑州召开的全省木本油料产业发展座谈会透露,作为木本油料树种的重要产区,我省发展木本油料产业潜力巨大,将依托国家大力发展木本油料产业的机遇,树上建“油坊”。近年来,我国食用植物油消费量持续增长、需求缺口不断扩大,对外依存度高达70%,食用植物油安全问题日益突出
正是在双监管的情况下,很多人也在反问,在耕地上是否可建造养殖大棚呢? 在耕地上是否可建造养殖大棚呢?养殖大棚小编今天来给大家讲讲: 随着环保的督查和土地的管理愈发严格,如今的养殖行业也受到了一定的影响。很多地方也设立了禁养区,在禁养区内是严格禁止养殖场的喂养活动,很多地方也给那些种植大户提供一笔补偿,让其搬迁到养殖区内。不过如今国家对土地的监管也十分严格,在全国内进行大棚房的清理工作,对那些在耕地中建造的建筑物进行了清理
记者从农业农村部了解到,今年,我国将持续推进大豆油料产能提升工程,确保大豆油料面积稳定在3.5亿亩以上。 2022年,国家实施大豆油料产能提升工程,取得“开门红”。通过在东北大豆传统产区,发展玉米大豆轮作,在西北、黄淮海、西南、长江中下游选择适宜区域,首次大面积推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大豆面积达到1.54亿亩,增加2743万亩,为1958年以来面积最高的年份;产量首次迈上2000万吨台阶,创历史新高
减少能源等资源消耗。今后9年,这样做是必要的,但也能达到7.5%,更多依靠现代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带动,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的内涵和条件正在发生变化,只要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7%,所以,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年均增长6.8%,提高发展质量,对此,必须实现经济工作重点的转变。也是有效的
新华社北京3月3日电(记者王立彬)2022年度全国国土变更调查初步汇总结果显示,全国耕地面积较上年末净增加约130万亩,多年来耕地总量持续减少势头得到初步遏制。 自然资源部3日发布2022年度全国国土变更调查初步结果显示,以2022年12月31日为标准时点,全国耕地面积19.14亿亩,较上年末净增加约130万亩;建设用地6.30亿亩,较上年末净增加约440万亩,年度增幅从0.83%降至0.70%。 据介绍,自然资源部组织各地在尊重农民意愿和防止“一刀切”前提下,稳妥开展耕地流出问题排查整改复耕工作
“目前,我国已有两个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分别是杨凌示范区和黄河三角洲示范区。未来计划到2025年,布局不超过30家示范区。”29日,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科技部副部长徐南平表示
30日,记者从全国林业和草原工作会议获悉:目前,我国荒漠化和沙化面积已连续3个监测期实现“双缩减”。2019年全国造林1.06亿亩,超额完成年度计划任务。同时,我国4855个国有林场改革任务全面完成并通过国家验收
植物遗传育种学家 男,1941年8月生,福建龙岩人。1959年毕业于福建省龙岩农业学校。2007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水肥一体化是一项现代化的设施农业技术。它利用水肥比的直接分配,将液肥直接灌入植物根系,使植物根系更快地吸收土壤溶液中的养分,农业灌溉,水肥机,灌溉设备,农业物联网 水肥一体化是一项现代化的设施农业技术。它利用水肥比的直接分配,将液肥直接灌入植物根系,使植物根系更快地吸收土壤溶液中的养分,减少养分在土壤水中的溶解过程,提高根系的吸收效率
开篇导读:日前,我国东北和黄淮旱区出现明显降雨过程。此次降雨过程对缓解当前旱情非常有利,全国作物受旱面积减少近2000万亩。截至8月底统计,全国作物受旱面积6579万亩,主要分布在辽宁、内蒙古、河北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