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旱
常绿乔木,高达17 m;树皮紫褐色,平滑;生鳞叶的小枝扁平,排成一平面,二、三年生枝褐色,光滑,圆柱形。鳞叶2对交叉对生,成节状,生于幼树或萌芽枝上的中央之叶呈楔状倒披针形,通常长4~7 mm,宽1~1.2 mm,上面之叶蓝绿色,下面之叶中脉隆起,两侧具凹陷的白色气孔带。雄球花近球形,长约4 mm
11月26日,蚌埠市水利局联合蚌埠市小记者团,来到第二实验小学开展“节水知识宣讲”活动。现场授课、有奖竞答,丰富多彩的互动环节让同学们受益匪浅,充分了解当前用水资源状况和节水小常识,大家纷纷表示一定要做一名节水小达人。 “我们地球上有很多水,但有97%都是海水,能利用的淡水资源只占1%,所以淡水资源十分宝贵,我们要节约用水
在气象学者眼中,江南是个具有一致气候特点的地域,这个地域比人们惯常认为的“江南”要广大,可称之为“大江南”。这一地域的主要气候特点是:春雨、梅雨、伏旱,以及冬季的阴沉细雨和阴冷。其范围是淮河以南,南岭以北,大约东经110度以东的大陆地区,以及台湾省的最北端
有了足够的光照和温度还是不够的,还需耍风。放在楼顶或无封闭阳台的果树盆景是不成问题的。如果放在封闭的阳台或大棚内,通风不够,易造成徒长,植株瘦弱,叶间变长、叶片变薄,叶色变淡,甚至早落,而且易发生病虫害,不利于抑制新梢生长和花芽分化
四川日报讯7月以来,我省出现大范围长时间高温天气,多地发生伏旱和局部暴雨,防汛和抗旱形势严峻。7月11日16时,省气象局发布暴雨蓝色预警,未来24小时我省部分地方有大雨到暴雨,局部地方有大暴雨,防范应对山洪、泥石流、山体滑坡等地质灾害任务艰巨繁重。 当日,省委书记王晓晖作出批示,对做好全省防汛抗旱、地灾防治等工作提出要求
新华社成都8月24日电(记者陈地)四川省气象局24日发布气象信息快报,从24日晚开始,全省以盆地西部沿山地带为主的区域将有大到暴雨、局地大暴雨天气过程,26日以后四川将多阵雨或雷雨天气,异常高温伏旱天气将逐渐结束。 据了解,7月以来四川持续出现极端高温天气,高温过程呈现持续时间长、强度大、范围广、极端性强、降水量异常偏少的特点。 四川省气象台于24日下午发布了暴雨蓝色预警,24日20时至25日20时,广元、绵阳、德阳、成都、眉山5市西部和雅安北部及乐山西北部的部分地方有暴雨(雨量50至80毫米),局部地方有大暴雨(雨量100至150毫米),并伴有雷电和短时阵性大风
奉节网讯(通讯员 黄诚)8月6日,县林业局工作组到五马镇指导森林防火工作,全面抓好高温伏旱期森林防火工作,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和森林资源安全。 检查中,检查组对五马镇森林防火工作应急预案、森林防火责任落实、应急扑火队伍组建、森林防火宣传、野外火源管控、森林防火物资储备等情况进行全面检查。随后,现场查看应急扑火器具及相关工作台账,并现场听取汇报后对相关工作进行指导,对存在的相关问题和整改措施提出建议
自今年7月以来,受连晴高温天气影响,我市茶园大范围遭受高温伏旱灾害,给茶叶的生产造成严重影响。为助力重庆茶产区灾后恢复,保障明年茶叶的产量和品质。2022年9月2日至6日,由学院罗理勇老师和岳川老师带领5名研究生组成灾后恢复技术指导专家服务团,先后到荣昌区、南川区和武隆区等地开展灾情调研,指导茶园灾后恢复
摘要/Abstract 热带季节内振荡和北极涛动的持续异常会对全球大气环流产生影响,同样会对东亚地区的旱涝造成影响。本文针对云南及周边地区近年来频繁出现的极端干旱事件进行了分析。发现当热带大气季节内振荡( MJO) 和北极涛动( AO) 两者持续异常时,会对云南的降水产生影响
西安新闻网讯(西安报业全媒体记者 郭旭)4月28日,记者从省应急厅了解到,近期我省对2020年汛期全省自然灾害风险趋势进行了会商研判,预计2020年汛期全省气候总体偏差,气温偏高,降水呈“北多南少”分布格局,阶段性、局地性自然灾害突出,旱涝灾害并重,防灾减灾形势严峻。 汛期气温偏高降水“北多南少” 预计2020年5月至10月,我省气温偏高,降水呈“北多南少”分布格局,旱涝灾害并重。预计总降水量:陕北北部300~400毫米,陕北南部、渭北400~540毫米,关中南部500~600毫米,陕南东部550~680毫米,陕南西部600~850毫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