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合产物
润亮(钙镁合剂) 1、苹果可用本品稀释1000~2000倍,开花后4~5周,采前10周和8周各喷1次; 2、葡萄、梨、柑橘、桃、李、杨梅、荔枝、龙眼、芒果可用本品稀释1000~2000倍,从幼果期开始喷3次,每次间隔7~10天; 3、瓜类蔬菜可用本品稀释1000~2000倍,从坐果期开始,喷施2~3次,每次间隔7~10天。 1、本品是以100g/L氨基酸为基础,特别添加高浓缩钙、镁营养元素,配比科学合理。高纯进口原料,作物易吸收利用率高; 2、快速补充钙镁元素,可有效预防、矫正植物因缺钙、镁引起的早衰、裂果、脐腐等问题; 3、促进叶绿素合成,提高叶绿素含量,提高植物光合效率,提高作物产量; 4、延缓衰老,促进光合作用,增加光合产物向生殖器官的运输,喷施后叶片肥厚、浓绿、果面光洁,促进蛋白质的合成,改善品质
管理温室大棚是一个复杂,且长期的工作,稍有不注意,就会影响蔬菜的生长,那么下面小编给大家总结一下温室大棚建设要避免三大不可,希望大家在管理温室大棚可以注意: 温室内温度高、湿度大,有机肥分解快,氮素挥发量大,施肥过量极易引起肥害。因此,对连续种3年以上的温室,鸡粪和牛粪的施入量应控制在每1/5公顷(1亩)2500千克以内,化学肥料的施入量应减少50%左右,还应补充硼、锌、镁等微肥,以平衡土壤中的营养成分。 有些莱农错误地认为温度越高蔬莱就长得越快,其实,一般蔬菜对温度的上限要求为25—32℃
覆盖银黑膜是实现农业生产“三避”的主要方法之一。它对增加作物产量和品质、和农业效益具有重要作用。现在让我们来看看覆盖银黑膜的优点和使用方法: 一、银黑膜的优点: 1.减少病毒载体,如蚜虫、蓟马等害虫; 2.控制杂草生长,节约除草剂的使用成本和除草的人力成本;以免水土流失,保持土壤结构,改良作物根系; 3.减少雨水引起的土壤水分过多引起的根系病害;保持土壤温度,改良根系,可早日收获
阳光是作物生长的关键之一,也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关键,提高光能利用率,合理密植是提高作物产量的重要措施之一。叶绿素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重要器官,我们可以使用叶绿素仪对植物进行无损检测,充分了解叶绿素与植物生长之间的关系,帮助作物健康生长,提高作物产量。 同时使用叶绿素仪检测发现,只有达到足够的种植密度,加大绿色面积,才能充分利用光 能,减少漏光的损失
有了足够的光照和温度还是不够的,还需耍风。放在楼顶或无封闭阳台的果树盆景是不成问题的。如果放在封闭的阳台或大棚内,通风不够,易造成徒长,植株瘦弱,叶间变长、叶片变薄,叶色变淡,甚至早落,而且易发生病虫害,不利于抑制新梢生长和花芽分化
管理温室大棚是一个复杂,且长期的工作,稍有不注意,就会影响蔬菜的生长,那么下面小编给大家总结一下温室大棚建设要避免三大不可,希望大家在管理温室大棚可以注意: 温室内温度高、湿度大,有机肥分解快,氮素挥发量大,施肥过量极易引起肥害。因此,对连续种3年以上的温室,鸡粪和牛粪的施入量应控制在每1/5公顷(1亩)2500千克以内,化学肥料的施入量应减少50%左右,还应补充硼、锌、镁等微肥,以平衡土壤中的营养成分。 有些莱农错误地认为温度越高蔬莱就长得越快,其实,一般蔬菜对温度的上限要求为25—32℃
株高是指植株根颈部到顶部之间的距离,株高是植物形态学调查工作中最基本的指标之一,它是作物决定生物学产量的重要农艺性状。株高影响作物种植方式、收获指数与抗倒伏能力,对植株光合作用和光能利用方式、光合产物分配起到关键作用。了解作物株高对监测作物健康和生长周期至关重要,特别是在育种科研中,随着育种科研的发展,针对于作物株高等植物性状指标的测量,行业领域也在寻找高通量的测量技术方法,其中作物株高测量的高科技方法可以选择作物株高测量仪
在大棚种植中,通风是能调节棚内湿度和温度的重要方式之一,同时也会促进棚内蔬菜、花卉的生长,使其进行花粉传播,而且还能有效减少病虫害的出现,那么在大棚通风时有哪些要求呢?钢架大棚配件厂家为大家介绍下,希望能够让更多的人了解这些信息。 通风时应注意对湿度的调节,如果棚内湿度大,蔬菜的许多病害就有可能严重发生,如霜霉病、灰霉病、菌核病及各种细菌病害、根茎部的病害等,所以要注意“放风排湿”,但放风排湿决不是打开放风口就解决了湿度大的问题。相反,在棚温较低时,过早放风会使湿度增大,所以通常为排出湿气应先提温后放风,只有提高了棚温才能把湿度降下来
当苗高20厘米左右,5—7片真叶左右,选择晴天及时定植。 定植水一定浇透,缓苗后可根据土壤况状适当浇水,在**穗果座住之前控制浇水,适当“蹲苗”,以促进根系下扎。当**序果核桃大,二序果蚕豆大,三序果花蕾刚开花时,结束“蹲苗”,开始浇水,根据温度气候每10—15天左右一次,并合理冲施全营养肥料,每次15——20斤,做到水水有肥
使用银黑地膜优点: 减少病毒载体,如蚜虫、蓟马和其他害虫; 有效控制杂草生长,节约除草剂使用和人工除草成本; 使用后可减少土壤水分蒸发,控制土壤水分,节约灌溉成本。 防止水土流失,保持土壤结构,改良作物根系; 减少雨水引起的土壤水分过多引起的根系疾病; 保持土壤温度和改善根系可以利于收获。 利用地表水防止土壤养分流失,降低肥料使用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