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绿乔木,高达17 m;树皮紫褐色,平滑;生鳞叶的小枝扁平,排成一平面,二、三年生枝褐色,光滑,圆柱形。鳞叶2对交叉对生,成节状,生于幼树或萌芽枝上的中央之叶呈楔状倒披针形,通常长4~7 mm,宽1~1.2 mm,上面之叶蓝绿色,下面之叶中脉隆起,两侧具凹陷的白色气孔带。雄球花近球形,长约4 mm。球果近球形,熟时褐色,径2~2.5 cm。花期3~4月,种子翌年10~11月成熟。

喜光,但苗期耐荫;喜温暖湿润气候,能耐~12℃低温;适生于中性及酸性土上,在强酸性的红黄壤土亦生长良好。稍耐旱,在有伏旱的长江中游地区能安全度过,但不耐水涝。

播种繁殖。苗木出土前期要适当遮荫,并注意防止猝倒病发生,秋季要撤除遮荫多见阳光;当年苗高30 cm左右,留床过冬,次春进行移植,以后再经2次移植,待苗高3 m后可以定植;后期移植应带宿土,随起随栽,稍远距离移植需带土坨。

福建柏树形规整,鳞叶碧绿,在园林中可列植于大型建筑周围,配植于古典建筑门前或土丘之上。

福建柏的材质稳定、耐久性良好,是建筑、家具、细木工、雕刻的良好用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