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务
学生放假时间:1月19日至2月22日放假,2月23日(星期六)、2月24日(星期日)报到注册,2月25日(星期一)正式上课。 教职工放假时间:1月20日至2月22日放假,2月23日(星期六)正式上班。 1.各单位要高度重视安全稳定工作,深入开展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工作,防止意外事故发生
大专校院的主要任务为培育专业人力资源、创造新颖科学知识及参与国家建设与发展等,同时也是提升国家竞争力的重要基础,若能有效运用大专校院人力从事产学合作活动与推广学术研发成果,必有助于我国教育与经济之连动发展,并提升产业实作人才的培育效益,进而达到拟定未来教育方针、带动产业发展等多元化目的。 有鉴于学术能量的管理与扩散为国家产业经济发展的重要环节,行政院于民国95年10月18日第3011次会议通过“2015年经济发展愿景第一阶段三年冲刺计划(2007-2009年)产业人力套案”,将“加值产学研合作连结创新”列入推动重点之一,藉以活络产、学、研人力资源的流通运用,并提升国家产业创新研发的竞争力。政府为引导上述计划之推动,遂透过评量产学合作的推动成效,来促成校际间之良性互动环境,以引导各校积极发展学校特色并鼓励教师投入产学合作行列
10月7日上午,校长尤政、校务委员会副主任梁茜在梧桐语明仁楼思远厅会见电信学院1989级校友、vivo创始人、总裁沈炜。 尤政对沈炜到访母校表示欢迎,对其关心和支持学校发展表示感谢。他指出,学校始终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培养了大批卓越人才;学校高度重视校友工作,注重为校友提供支持帮助,重视和校友企业的合作交流
研究发展处置研发长1人,承校长之命,协助规划与推动全校学术研究发展事项,并设副研发长1-2人,襄助研发长推动处务。目前研究发展处下设计划管考组、校务资料组、学术发展组三组。 以前瞻、客观、公平、友善之理念协助推动本校研究发展政策,提升本校研发与产学量能及亮点等相关工作
周万梅,女,中共党员,生于1968年7月,毕业于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小学教育专业。多年的教学生涯,工作中勤勤恳恳,任劳任怨,想他人之所想,急他人之所急。遵守学校的各种规章制度,始终本着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一切为了学生为己任,踏实地迈向每一步,给学生、家长、学校一份圆满的答卷
前瞻基础建设(青少年乐活/社区共读站) 教职员专区 学生专区 家长专区 校友专区 校务建言 内部控制 均质化计划 前瞻基础建设(青少年乐活/社区共读站) 转知国立中正大学办理“111年度国立中正大学清江推广暨数位中心海外游学学分班” 一、依据国立中正大学111年6月10日中正清字第1111700315号函办理。 二、旨揭活动主要为提供学生多元学习机会,透过短期出国学习提升外语能力,并深入了解外国文化。 三、活动内容如下: (一)主办单位:国立中正大学清江进修推广暨数位学习中心
本校“校务基金管理委员会”系为校务基金之收入、保管及运用,以促进资源有效运作而设置,置有委员7至15人,由校长担任召集人,另置执行长1人;每学期至少召开会议一次,必要时得召开临时会。 本会决议事项之执行情形应向校务会议报告。一、校务基金年度概算拟编之审议
前瞻基础建设(青少年乐活/社区共读站) 教职员专区 学生专区 家长专区 校友专区 校务建言 内部控制 均质化计划 前瞻基础建设(青少年乐活/社区共读站) 一、本校海洋文化研究所为全国第一且是唯一一所以海洋文化作为研究和教育的研究所,发展重点在对“海洋文化”的现象与内涵进行更为全面的研究,兼顾“海洋文化”的整体性与多元性,俾在文化理论建构和文化产业的创意实务方面皆有所贡献。 二、本校112学年度硕士班考试入学招生考试相关资讯如下: (一)报名时间:111年12月1日(星期四)至112年2月10日(星期五)。
桃源国小前身为1938年日治时期设置之红叶谷蕃童教育所pasikau分教场,1946年改称为红叶国民学校桃源分班。1947年独立,学区包含上里、下里、鹿鸣及桃源本部落;1952年红叶国小学生人数过少,降为桃源国小分校,1960年红叶分校又独立。红叶与桃源一如利稻与雾鹿,本校与分校的位置互换,互为主体的特性不但没有消逝,反之,互为一体的情感因而滋长
桃园行政处夜间行政组组长/陈陵萱 职于69年承蒙包创办人及李校长录用,进入铭传大学的大家庭;自83年到桃园校区负责学生餐厅业务,另于88年负责对外招商、外宾参访餐宴、小额采购及务品管理等职务,分别筹办“创校50”校庆千人宴、全国海青班联合毕业餐会、安徽省省长及副省长参访等业务;并于在校期间获选92学年度“校务会议职员代表”殊荣。 承校长及各级师长提携,于102年12月16日派任夜间行政组暨环安中心组长,职为求精进及胜任职务之考量,分别利用例假日及暑假期间,报名参加“甲种劳工安全卫生业务暨主管安全卫生教育训练”及“劳工安全卫生管理员教育训练”,并取得专业证照及结业证书。 入校服务迄今34年,衷心感谢校长及各级师长栽培,让我能不断的学习与成长,今后更秉持忠诚及认真、谦逊的精神,戮力于工作岗位,贡献最大心力、为校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