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ta
刘平生,湖南武冈人,博士,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2007年南京师范大学化学与环境科学学院物理化学专业毕业,获理学硕士学位;2010年南京大学化学化工学院高分子化学与物理专业毕业,获理学博士学位;2010年至2014年美国麻省大学医学院博士后;2014年12月以高层次人才被引进到南京师范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工作。 近年研究集中在血液相容性生物材料、功能高分子生物材料、骨组织工程
"Chinese Physics B"(前刊名"Chinese Physics")是中国物理学会和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主办的"最年轻"的物理类综合性英文学术期刊,月刊。报道和刊登国内外物理学科各领域(粒子物理与核物理类除外)创新性成果的“研究论文”、“研究快讯”及“前沿研究综述”。本刊严格按照国际选稿原则和编辑规范,注重原创性和快速性
“回旋加速器打开原子核看到的新现象,不比野外拿地质锤打破岩石看到的多。”中科院院士朱日祥的这句话让中国石油大学李海鹏毅然决然地转专业,选择了地球物理学。而他也交出了6门课程满分、10门课程99分,连续3年专业第一的答卷
报告人简介: 谢文博士,美国匹兹堡大学药学院药物科学系主任,终身教授,Joseph Koslow讲席教授。主要研究方向包括遗传药理,分子药理,分子毒理,代谢性疾病,消化系统疾病,转基因动物模型等。谢文教授多年来从事人源化转基因和基因敲除小鼠模型的开发与应用,并利用这些动物模型开创性的开展了以核受体为主导的药物代谢和药物相互作用机制、脂质代谢调控的分子机制及其相关代谢性疾病的发病机制等研究工作
张培成,药物化学博士,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天然药物化学研究室研究员,国家二级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基于传统功效的常用中草药物质基础及活性先导物的发现与合成。近年来,分别对灵芝,红花,红景天,甘草,山楂, 连翘,野菊花,苦参,虎杖,川芎,朱砂根,丁公藤等中草药活性成分及其生物活性的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从中分离鉴定了2000余种天然产物,其中500余种为新化合物,部分化合物不仅具有新颖的结构,而且显示出较好的抗炎,抗氧化,抗糖尿病等药理活性,具有开发前景
学术经历: 英国Loughborough University访问学者,电子科大-珠海方正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出站博士后,广东省“扬帆计划”创新团队核心成员,珠海市创新团队核心成员,深圳市电子信息产业联合会专家,全国印制电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 个人简介: 获电子科技大学博士学位,应用化学系副主任。长期从事印制电路先进材料与技术、全印制电子技术及电子化学品等研究工作
北极星储能网讯:在西班牙东北部的巴斯克地区的阿拉瓦省,CIC energIGUNE能源合作研究中心的科学家通过设计硬碳电极的结构制造出了一种“超快电池”,经研究表明,这种电池可以将锂电池的能量密度与超级电容器的快速放电时间结合起来。 CIC energiGUNE研究所的科学家开发出了一种新的电池设计,他们称这种设计结合了高能量密度和超级电容器的快速放电时间。这种新的电池装置可用于高功率系统,有助于解决电网和交通工具中面临的许多能源储存问题
杨权权,男,1984年8月出生,中共党员,工学博士,副教授,现任365体育彩票免费下载教务处副处长。香港科技大学访问学者,入选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项目资助对象、江苏省“双创博士”、淮安市“533英才工程”骨干人才培养对象。担任教育部工程教育认证专家组秘书、江苏省力学学会固体力学专业委员会、科普工作委员会和青年工作委员会等三个委员会委员,《Acta Mechanica》等SCI期刊审稿人
樊赛军为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协和学者”特聘教授和创新团队负责人,硕博士导师。樊赛军于1984年毕业于原核工业部直属的苏州医学院放射医学专业(现为苏州大学),随后分配到北京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从事辐射安全防护科研工作。1988年4月起先后在瑞士 (1988-1989)、英国 (1989-1993) 和美国 (1993-2008) 留学和工作,于1992年在英国Leicester大学获得放射医学博士学位
张培成,药物化学博士,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天然药物化学研究室研究员,国家二级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基于传统功效的常用中草药物质基础及活性先导物的发现与合成。近年来,分别对灵芝,红花,红景天,甘草,山楂, 连翘,野菊花,苦参,虎杖,川芎,朱砂根,丁公藤等中草药活性成分及其生物活性的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从中分离鉴定了2000余种天然产物,其中500余种为新化合物,部分化合物不仅具有新颖的结构,而且显示出较好的抗炎,抗氧化,抗糖尿病等药理活性,具有开发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