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sx
报告人简介: 谢文博士,美国匹兹堡大学药学院药物科学系主任,终身教授,Joseph Koslow讲席教授。主要研究方向包括遗传药理,分子药理,分子毒理,代谢性疾病,消化系统疾病,转基因动物模型等。谢文教授多年来从事人源化转基因和基因敲除小鼠模型的开发与应用,并利用这些动物模型开创性的开展了以核受体为主导的药物代谢和药物相互作用机制、脂质代谢调控的分子机制及其相关代谢性疾病的发病机制等研究工作
刘昌孝(1942.5.15-),男,药代动力学专家,研究员和博士生导师。1942年5月出生,湖南省郴州市人,1965年北京医学院药学专业毕业。现任天津药物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和名誉院长、释药技术与药代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天津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院长、国际药物代谢学会(ISSX)中国办事处主任,并担任中国药学会和中国药理学会常务理事,天津学会研究会、天津药学会和天津药理学会理事长、曾任国家新药研究与开发及国家GLP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药理学会副理事长和药物代谢专业委员会主任等职
黄民,男,1963年10月生。中山大学药学院,所长、教授,担任国家药典委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七届药学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国药理学会常务理事、临床药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药物代谢专业委员会委员(理事)、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the Study of Xenobiotics(ISSX)财经委员会委员、广东省科协常委、广东省药理学会名誉理事长、广东省药学会副理事长、广东省药物评价及合理用药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主要从事临床药理学研究
床药理重点实验室主任,国际药物代谢学会常务委员,国家新药研究与开发及GLP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药理学会常务理事。 我国药代动力学的学科带头人之一,1968年建立了国内第一个药代动力学实验室,1975年率先将该学科用于新药评价,1980年出版了第一本药代动力学专著。致力于新药研究50余年,承担近40项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和百多个创新药物的药代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