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朝
本公司主营的产品有琉璃瓦、寺庙瓦、石板瓦、平板瓦、仿古筒瓦等。 据文献记载,琉璃一词产生于古印度语,随着佛教文化而东传,其原来的代表色实际上指蓝色。中国古代宝石中有一种琉璃属于七宝之一
中国文化报讯 (驻河南记者张莹莹)为增进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加强海峡两岸文化交流,8月18日,以龙门石窟佛教文化艺术为主题的“龙门佛光——河南佛教艺术展”在台湾高雄佛光山佛陀纪念馆正式登场。 本次展览由中华文物交流协会、佛光山文教基金会主办,龙门石窟研究院、河南博物院、佛光山佛陀纪念馆承办,河南省文物局协办。 展览以“胡风汉韵——南北朝时期”“盛世梵影——隋唐时期”两部分呈现,是一次全面阐释佛教文化东传变革历程、展现佛教艺术发展高峰时期独有魅力的文化盛宴
您知道吗?皮影戏(Wayang Kulit)或是我国的自制大风筝(Wau),是从剪纸演变出来的另一种剪纸艺术! 所以,如果您进入古城的剪纸人家店里,看到皮影戏也不稀奇哦! 陈益龙细心地剪著喜字剪纸。 为学习更多有关剪纸资料,陈益龙阅读许多有关剪纸书籍。 每当传统节日或迎亲嫁娶、寿诞生日的喜庆场合时,手工精致的剪彩,是家里少不了的装饰品,因为这古老的传统民间艺术含蕴著吉祥、如意寓意
王志国著的《三燕王朝》所讲述的故事,发生于两晋十六国和南北朝时期,选择的是建立在辽西的前燕、后燕和北燕三个国家,依据的是那一时期的历史主线和民间传奇,描写的是慕容氏鲜卑人从崛起、兴盛到衰亡的过程,展示的是一段三起三落、跌宕起伏、威武雄壮而又荡气回肠的历史,品味的是流传千年之久的那些脍炙人口的传说。走进那段历史,与书中人物一起体会酸甜苦辣,相信会让你眼前一亮,深受启迪。 [展开] [收起] 王志国,当代著名历史小说家,曾创作多部长篇历史小说,包括《三燕王朝》《大辽王朝》《后金王朝》,此外还有《西游后传》《龙盘虎踞》等长篇历史小说
科举制度是中国封建社会中一种比较成熟、完备的考试选官制度它本身所具有的一些原则如:“择优录取”应试者基本上不受门第、家世、地位的限制由中央政府直接控制考试权力将读书、应试、做官有机地融为一体等等与两汉时期的察举制和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九品中正制相比无疑是历史的进步。科举制度在其创立(隋朝)和发展(唐朝、宋朝)时期对封建社会的进步曾起过一定的推动作用但随着历史的演变到明代科举制度已经是渐趋腐朽弊多利少了;到清代科举制度更是腐朽透顶已毫无积极作用可言完全成了历史的反动最终被扫进了历史的垃圾堆。 [13] 、林则徐《请定乡试考官校阅章程并防士子剿袭诸弊疏葛士浚编《皇朝经世文续编》卷53《礼政四》 [15] 、陈康祺《燕下乡脞录》卷1116转引自《河北学刊》1986年第5期《明清科举制度对人才的摧残》
两晋南北朝的更替的时间和朝代的顺序 一、西晋与东晋 1、266年司马炎篡魏,建国号为晋,定都洛阳,史称西晋,280年灭吴,完成统一。316年西晋被北方蛮族灭亡,北方陷于混乱,史称 梳理三国两晋南北朝历史发展脉络 完成表格 三国时期 西晋时期 东晋时期 南朝 北朝 200年,曹操对袁绍的官渡之战,奠定了曹操统一北方的基础。 208年,曹操对孙刘联军的赤壁之战 , 五胡十六国历史书,有没有两晋五胡十六国南北朝的历史书籍推荐的? 有没有两晋五胡十六国南北朝的历史书籍推荐的? 1、《细说两晋南北朝》 本书是“细说中国历史丛书”的一种,以讲史形式阐述了自西晋建立至隋文帝统一南北朝之间的历史
隋朝(581年-618年,一说619年或630年)是上承南北朝下启唐朝的大一统王朝,因唐朝与隋朝的文化、制度、社会特点一脉相承,故史学家常将两朝合称为隋唐。 隋文帝前期主张调和儒佛道思想,并且主张朴实文学,反对南朝艳丽的文学思想。他提倡儒学,把儒家学说提升到治国不可或缺的地位,鼓励劝学行礼
1.史学大家吕思勉先生的中国断代史著作,系统而深刻地讲述了两晋这段充满战乱的时期,加上作者旁征博引和深入剖析,本书是中华民族伟大的精神财富;易中天强烈推荐。 2.读史以明鉴,读历史学家的名家大作,学到的不止是历史,更多的是吕思勉先生的历史研究方法、史学观点。 3.听国学大师洞悉纷繁事件背后的历史要义,揭开两晋南北朝纷争的历史真相,讲述动荡社会下的民族大迁徙
此大型红砂岩深浮雕工程是我公司与北京爱宝兰装饰设计有限公司合作的项目,设计此大型深浮雕工程从2014年策划到研讨再到设计、雕塑,参与的设计师30余人,历时三年半,呕心沥血完成了此长篇红砂岩深浮雕壁画巨作! 总长度1028米,幅宽3米,厚度20厘米,雕刻起伏深度15厘米。立体效果非常强。荣获了吉尼斯世界纪录
玻璃钢雕塑艺术是一种表达艺术家的审美感受的表现,无论是从古到今,还是国内国外,都有自己的雕塑艺术的特征,这也是雕塑的一种魅力所在,下面就由小编携手久天雕塑介绍一下雕塑艺术吧。 雕塑艺术(雕、刻、塑三种创制方法的总称) 玻璃钢雕塑艺术,是造型艺术的一种,又称雕刻,是雕、刻、塑三种创制方法的总称。指用各种可塑材料(如石膏、树脂、粘土等)或可雕、可刻的硬质材料(如木材、石头、金属、玉块、玛瑙等),创造出具有一定空间的可视、可触的艺术形象,借以反映社会生活、表达艺术家的审美感受、审美情感、审美理想的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