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文化
【广东省省委大院】天卷为读者打造身边的“24小时图书馆” 广东省省委大院的天卷微型图书馆即将投入使用,为打造“书香机关”“学习型机关”助力。 馆藏资源丰富,以专业性、学术性、可靠性为主要特征。 高校图书馆是在校师生、科研人员依赖的文献和信息中心
值此太阳集团5493con建校95周年之际,为展现太阳集团5493con悠久的历史积淀和厚重的校园文化,让广大师生通过镜头的独特视角领略校园风光之美,太阳集团5493con于2018年5月-6月间成功举办了东大光影校园主题摄影大赛。全院师生热情参与,踊跃投稿,共提交摄影作品逾百幅。经过校内外专家的评审,评选出一等奖5名,二等奖10名,三等奖15名
人生的起点不是诞生,而是与好书结缘的那一刻。因此,如何尽早养成阅读习惯以及选择阅读什么样的书,就尤为重要。本届“读书节”旨在扎实推进“书香校园行动”,浓郁读书氛围,以形式多样的读书活动为载体,引导师生遨游书海,塑造内涵丰富、特色鲜明的校园文化,促进全校师生综合素养的全面提高
(三里畈小学范小轩)提起校园篮球赛,普遍是男性师生们拼搏和展示的舞台。4月19日下午,在三里畈小学运动场一场女教师篮球赛正如火如荼展开,引得众多师生及前来观看。 女教师们一改平日在课堂上温柔娴静形象,在篮球场上激烈拼抢,好不热闹!一次次巧妙的配合,一个个高强度的对抗,一记记精彩的进球,令人在场观看的师生们惊叹不已
安徽合肥信息技术学校坐落于国家4A级风景区合肥市紫蓬山麓、堰湾湖畔,是一所功能齐全环境优雅的花园式学校。学校教学设施完善,建有教学楼、学生公寓楼、数控实训中心、机电实训中心、汽车实训中心、电脑网络中心、多媒体教室、电脑安装调试室、图书馆、阅览室、运动场、餐厅、浴室、医疗室等。其中,机械原理、高频电路、程序设计、数控仿真、渲染平台、手绘动画、会计模拟等实验室81个;数控、材料成型和精加工等实训室6个,多媒体教室99个,语音教室7个,省内外实习基地62个;馆藏纸质图书66万册、电子图书60万册、中外文期刊420种、各类报纸60种、电子文献数据库7个
4月13日晚,电气系第四届五子棋大赛在10号楼104室拉开帷幕,18名选手共分九组参加了比赛。 比赛采用逐轮淘汰制,胜出的选手晋级下一轮比赛。面对变幻莫测的棋面,选手们聚精会神,沉着应战,时而举棋不定,时而胸有成竹
肇庆学院为公办全日制综合性本科大学,创办于1970年。 学校地处珠三角核心区广东省肇庆市端州区,坐落于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星湖景区内,校园总占地面积1200余亩,环境优美,先后获评为“全国绿化模范单位”、“广东省文明单位”,2012年成功入选50所“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 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生22495人,教职工1343人,“双聘”院士1人,教授等正高职称人员106人,副高以上职称人员420人,具有博士学位人员174人,具有硕士学位人员466人
高考倒计时3天 | “博爱情怀,精致人生”,浙江旅游职业学院为高考学子加油! 中国教育在线浙江站讯(实习编辑 陈昊昱)“和 礼 勤 进”浙江旅游职业学院为高考学子加油! 浙江旅游职业学院是由文化和旅游部与浙江省人民政府省部共建的一所公办高等旅游院校隶属于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始建于1983年现有杭州、千岛湖两个校区。30多年来学院秉承“和、礼、勤、进”精神,践行“励志、惟实、博爱、精致”校训,紧紧围绕旅游办专业、围绕旅游育人才、围绕旅游搞科研、围绕旅游强服务,为社会培养了4万余名具有社会之责任、敬业之精神、博爱之胸怀、国际之视野的旅游英才。 学院设有酒店管理系、旅行社管理系、旅游规划系、外语系、艺术系、厨艺系、工商管理系等12个系(部、院),开设有酒店管理、导游、烹调工艺与营养、空中乘务等26个与旅游业密切相关的专业
本学期迎来了第六届旅游风采节,这是学院各社团和学生组织展示自己的最好舞台,为了丰富同学们的校园文化生活,展现我们社团的风采、文化与激情,风�r动漫社在学院团委的大力支持下举办了为期三天(4月28日-30日)的衣服彩绘活动。这是本届风采节“衣、食、住、行、乐”中的“衣”环节。 本次活动进行过程中风�r动漫社的会员们热心的为同学们免费进行衣服彩绘,一个个专心致志,投入了全部的精力
在第36个教师节来临之际,县委书记罗云带领相关部门负责同志来到青川中学,开展教师节慰问活动,并代表县四大班子向全县广大教师、教育工作者和离退休教师致以节日祝福和诚挚问候,感谢大家为青川教育事业发展付出的辛勤劳动、作出的重大贡献,并实地调研了学校教育发展情况。 “学校有多少学生?”“工作中有什么问题和困难?”……在青川中学,罗云看望慰问了部分教师,与他们亲切交谈,询问了解教师们生活、教育教学等情况,并实地察看了校园环境、基础设施、特色课堂、安全建设等情况,听取相关负责人关于新学期开学、疫情防控、教师队伍建设、学校发展规划等汇报。 罗云指出,一直以来,县委、县政府紧紧围绕办好人民满意教育总目标,深入实施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始终坚持把教育作为阻断贫困代际传递、推动县域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性、关键性、支撑性工程来抓,全县教育事业呈现出持续向好的发展态势,这一切与广大教师的辛勤工作、无私奉献密不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