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盆纪
据中国新闻网记者报道,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研究人员在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过程中,在西藏北羌塘地块兽形湖附近发现典型的丘状生物点礁。经研究,该点礁时代为中泥盆世吉维特期,距今约3.9亿年。 2023年3月6日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 相关研究成果在知名学术期刊《远古世界》(Palaeoworld)正式发表
---科普站点--- ---化石网讨论版--- ---化石网--- ---南京古生物博物馆--- ---科学数据库--- ---化石标本数据库--- ---Geobiodiversity 数据库--- ---古生物学报数据库--- ---部委院所--- ---中国科学院--- ---国家科技部---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 ---中国科学院ARP项目--- 新华社南京1月20日电(记者王珏玢)记者从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获悉,由中、法、英三国学者组成的团队最近发现,发生在3.72亿年前的第二次生物大灭绝,让地球上的海洋“荒凉”了数千万年之久。直到3600万年之后,海洋生物才再次大规模复苏。 这一研究,让人类对生物大灭绝的发生和复苏机制有了更深的了解
石林的形态丰富多样,由于独特的地质演化,时代不同的石林地貌同时出露,成片分布于各种地形。每一片石林的形态各异,除了典型的剑状、柱状、塔状和蘑菇状石林外,还有许多难以归类的不规则状。石林国家公园几乎汇集了世界上所有类似的石林地貌形态,因而被誉为“石林喀斯特博物馆”
火山岩生物滤料在物理微观结构方面表现为:表面粗糙多微孔,这些特点特别适合于微生物在其表面生长、繁殖,形成生物膜。火山岩滤料使曝气生物滤池不仅能处理市政污水,以及可生化的有机工业废水、生活排水、微污染水源水等,也可在给水处理中取代石英砂、活性炭、无烟煤等用作过滤介质,同时还可对已经过污水处理厂二级处理工艺后的尾水做深度处理,其处理出水达回用水标准后可作中水回用。由火山喷发时喷出的岩浆冷凝而成的矿物岩石,多数为岩浆岩组成,质地疏松多孔
下面我们谈论一下一片古老的森林。一些新近描述的化石将树木出现的时间至少向前推进了1000万年。 这些化石——其中包括在法国发现的具有4.07亿年历史的岩石——保存了大约12公分长的树干的遗迹
泥盆纪十大恐怖生物,邓氏鱼体型巨大(海洋霸主) 邓氏鱼、含肺鱼、海纳螈、恐鱼、提塔利克鱼、腔棘鱼、陆地杀手蝎、房角石、雷蝎、胸脊鲨。其实现如今有很多人都会通过各种方式来了解古代历史的一些发展,然而有很多人对于泥盆纪都是拥有着比较好的了解。其实在每一个时期都会拥有着很多的生物,每种生物的特点都是有所不同的到目前为止也被称之为是史前生物,以上这几种都是属于泥盆纪十大恐怖生物,一起来看看排名前三
自然资源部近期发布了《2019年度国土资源、测绘、海洋科学技术奖获奖成果的公告》(2020年第6号),我所两项成果荣获2019年度国土资源科学技术奖二等奖,分别是刘鹏举研究员主持的《中国埃迪卡拉系古生物群系统演化及其国际对比》和石玉若研究员主持的《中亚造山带南缘构造岩浆演化》。 《中国埃迪卡拉系古生物群系统演化及其国际对比》成果依托中国地质调查局工作项目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等,将古生物学、生物地层学、化学地层学、年代地层学的科学理论和方法有机融合,通过多年的研究与探索,在埃迪卡拉纪生物地层和年代地层研究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并得到成功应用,解决了我国埃迪卡拉纪早-中期生物地层和年代地层划分问题。主要创新成果包括:(1)揭开了华南埃迪卡拉纪大型具刺疑源类组成面貌,填补了我国埃迪卡拉纪中期微体化石研究的空白;(2)首次建立华南埃迪卡拉纪微体化石生物地层序列,引领并推动国际埃迪卡拉纪微体化石生物地层学研究;(3)提出华南埃迪卡拉纪年代地层细化方案,为完善中国地层表做出重大贡献;(4)重塑动物系统树,证实“八臂仙母虫”为最早的多细胞动物,将栉水母动物最早的化石记录向前推进了3000万年,提升了早期动物演化的理论
盘古大陆(英语:Pangaea 或 Pangea),又称“超大陆”、“盘古大陆”,原文为希腊语 Παγγαία,是 πᾶν(全部)和 γαῖα(陆地;盖娅,大地女神)的合字,即“全陆地”。盘古大陆是指在古生代至中生代期间3.35-1.75亿年存在的大片陆地。而这个名字是由提出大陆漂移学说的德国地质学家阿尔弗雷德·魏格纳所提出的
鱼类是一种较低等而种类繁多的水生脊椎动物。鱼类起源很早,在数亿年的演化过程中,有一些古老的种类早已绝灭。继之而起的是一些新兴的种类
---科普站点--- ---化石网讨论版--- ---化石网--- ---南京古生物博物馆--- ---科学数据库--- ---化石标本数据库--- ---Geobiodiversity 数据库--- ---古生物学报数据库--- ---部委院所--- ---中国科学院--- ---国家科技部---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 ---中国科学院ARP项目--- 新华社南京1月20日电(记者王珏玢)记者从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获悉,由中、法、英三国学者组成的团队最近发现,发生在3.72亿年前的第二次生物大灭绝,让地球上的海洋“荒凉”了数千万年之久。直到3600万年之后,海洋生物才再次大规模复苏。 这一研究,让人类对生物大灭绝的发生和复苏机制有了更深的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