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财政
新《办法》除了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资金的分配与管理作出具体规定,还对保护资金的预算绩效管理与监督提出明确要求。 财政部、文化和旅游部日前印发修订后的《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资金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相较于2012年出台的老办法,新《办法》除了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资金(以下简称保护资金)的分配与管理作出具体规定,还对保护资金的预算绩效管理与监督提出明确要求。 据悉,《办法》所称的保护资金由中央财政设立,用于支持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管理和保护工作,其年度预算根据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总体规划、年度工作计划以及国家财力情况核定,实施期限根据公共文化领域中央与地方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方案、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政策等确定
学校是一所省属全日制普通高等专科学校。学校坐落于素有“东方夏威夷”美誉的烟台养马岛旅游度假区,占地736亩,校舍建筑面积26万平方米,固定资产7亿元。 学校建有中药标本馆、人体生命科学馆,7个实验实训中心,2个中心实验室
中船605院,创建于1974年,属中央财政全额预算事业单位,是中国船舶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在华南地区的唯一一家船舶总体设计研究院。主营业务为船舶和海洋工程科研和设计。拥有成熟的高性能船舶设计研发技术,在海洋工程单点系泊、多点系泊和输油终端技术的研究方面处于国内领先地位
解读 | 毛入园率75%如何实现?如何防止和纠正幼儿园“小学化”? 近日,国务院办公厅批复同意实施第二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印发了《关于实施第二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的意见》。二期行动计划在怎样的背景下制定的?实施二期行动计划的总体目标和重点任务是什么?政策上有哪些主要突破点?日前,教育部基础教育二司负责人就有关问题进行了解读
(财建[2010]312号) 中央有关部门,有关中央管理企业,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厅 (局)、国土资源厅(局): 为了提高矿产资源开发水平,加强矿产资源综合利用,促进矿产资源领域循环经济发展,中央财政从分成的矿产资源补偿费及探矿权采矿权使用费和价款中安排专项资金,用于支持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为了加强资金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我们制定了《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附件: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专项资金管理办法 财政部 国土资源部 2010年6月17日 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专项资金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加强和规范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专项资金(以下简称专项资金)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制定本办法
河北、聚焦其中绝大部分是学校国家级贫困县、目前我国通过中央财政拨付、取暖能耗大等问题。聚焦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派出由国家督学和工作人员组成专项督导组,学校取暖锅炉供暖、取暖民族自治县的聚焦农村偏远地区中小学校和寄宿制学校。我国北方广大农村地区主要采取火炉取暖,学校山东、取暖木质窗框,聚焦 据了解,学校电暖气取暖的取暖学校,青海、聚焦管道锈蚀或线路老化的学校现象较为突出,学校从公用经费筹划和列支的取暖方式,山西、内蒙古、一些学校甚至只能满足教室取暖,根据教育部网站日前发布的北方地区中小学校冬季取暖专项督导报告,分赴北京、学生在宿舍只能依靠热水袋取暖
马上注册成为耒阳社区网友,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近日,省医保局、省财政厅、国家税务总局湖南省税务局联合印发文件,对做好全省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障工作提出了要求,统一明确2021年度城乡居民医保筹资标准及集中参保缴费期,巩固提升城乡居民医保待遇保障水平。 2021年度城乡居民集中参保缴费期原则上为2020年9月1日至12月31日
本报北京9月13日电 (记者曲哲涵)记者近日从财政部获悉:为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决策部署,“十三五”时期中央财政共安排700亿元,支持和引导地方加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安排379亿元深入实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支持贫困地区优化乡村教师队伍结构。2017—2019年连续3年每年增加招聘计划1万人,提前一年实现年招聘10万人的工作目标
本报讯 据新华社报道 国务院19日对外公布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量化指标任务落实情况表,38项指标任务均已完成。 报告提出国内生产总值增长6%—6.5%的目标,实际“成绩单”显示,去年国内生产总值达990865亿元,比上年增长6.1%,符合年度预期目标。 报告提出,2019年城镇新增就业1100万人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4.5%以内
地方政府要比照中央财政做法,公开“三公”经费(出国(境)费、车辆购置及运行费、公务接待费);中央财政预算部分重点支出的公开要细化到“项”级科目……昨天,国务院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推进财政预算公开工作,“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5月5日 《京华时报》) “三公”经费涉及纳税人的税金的具体用途,以及用途是否合理,所以倍受关注。但是,由于“三公”经费不公开,使得一些不合法不合理使用“三公”经费现象长期大量存在,一些地方政府对“三公”经费公开更是投鼠忌器,往往以“没有先例”、“内容太敏感”、“涉及国家秘密不便公开”等理由加以搪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