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仁大学
辅仁大学为直属罗马教廷(梵蒂冈)教育部之天主教大学,1925年(民国十四年)在北京创办,初期大学预科名为“辅仁社”;1927年北洋政府准予试办,并正式将校名改为辅仁大学。国民政府统一全国后,于1929年呈请教育部正式立案。大陆沦陷后,1952年因院系调整被并入北京师范大学
辅大医院举行上梁典礼,预计明年7月正式营运。新北市长朱立伦致词时表示,未来居住新庄、泰山、五股地区民众,就医不再需要舟车劳顿,估计有近百万人受惠。 辅仁大学附设医院包括地上15层、地下4层,总病床数1000床
大体老师为医学系学生上解剖科,让他们实实在在了解人体的实际构造。大体老师并不是学系的教授,而是往生的人把自己的遗体捐出来作为医学教学用途。台湾纪录片《 那个静默的阳光午后 》追踪大体老师徐玉娥家人的故事和挣扎,以及天主教辅仁大学的师生,谈谈大体老师的生命教育
经营学,18岁就该懂! 本书适合这样的你! ─ 正要投入社会、希望有一番作为的年轻人 ─ 已经担负某些责任、活跃于职场的上班族 ─ 有脱离组织的勇气、敢自食其力的创新者 不管时代如何改变,社会的每个角落仍然充满竞争,有竞争就会有赢家以及输家,这就是现实。 那么到底有哪些方法可以让我们成为赢家呢?──对于个人或是组织而言,只有“经营学”能够帮助我们科学地找到获胜方程式。 培养“经营者的眼光”,就从现在开始! 经营学是一门“以胜利为目标”的学问,本书以“状况分析”的观点,试着让读者能够拥有“经营者的 经营学,18岁就该懂! 本书适合这样的你! 不管时代如何改变,社会的每个角落仍然充满竞争,有竞争就会有赢家以及输家,这就是现实
舞思爱·羔露,1989年4月24日出生于台湾省花莲县,中国台湾女歌手,毕业于辅仁大学。 2004年,获得全台湾伊那的歌原住民亲子歌唱冠军。2008年,为电视剧《富贵在天》演唱片头曲《车站》及片尾曲《请忘记我》
曾以中华培训队奋战冬季联盟 后在职棒大放异彩的球员们(投手篇) 亚洲冬季棒球联盟是由中华职棒所主办的赛事,邀请各国年轻好手来台湾互相切磋锻炼球技,前几届还是有一支全都是台湾大专球员的球队,但他们还是有能力跟这些职棒新兵们对抗,这支培训队里的选手都是未来有可能加入职棒的潜力球员,在此来介绍几位曾代表培训队打过冬季联盟,目前已经在职棒留下好成绩的投手们。 高中时在南英商工崭露头角,曾入选IBAF世界青棒锦标赛国手名单,大学时就读文化大学,2014年在爆米花联盟中以大专支援选手的身份效力绮丽珊瑚成棒队,表现不俗。 国际赛方面则有U21世界杯棒球赛、世界大学运动会、荷兰港口杯,几乎所有业余国际赛都入选,2015跟2016年也在年底加入培训队继续奋战
【国际学生中心供稿】本校国际学生中心与国际菁英学生会(FJU IDEA)于10月14日晚间在利玛窦101举办了一场境外生欢迎晚会。活动筹办宗旨是要让所有来校就读的国际学生,能够轻松自在地融入校园生活并认识辅大的学生与文化。170 多位来自世界各地的国际生使这次的欢迎晚会俨然变成一场小型的国际社交活动
青春合伙人2020 辅仁大学的吴海有一颗报国之心,却因为公子哥的秉性而被“青年抗日救国团”排斥。被拒绝的他,只身回到了家乡吴镇,想凭一己之力实现抗日救国的抱负。 机缘巧合下,他救下了青梅竹马的李草儿,并想通过李草儿加入李铁汉的游击队
人文学相关学科的学术发展起源很早但直到1975年后人文学者的信息需求才开始受到注意.本研究探索中文系教师之信息需求、信息寻求以及信息使用模式也希望了解随着科技进步数字化与网络化的资源普及中文系教师的信息行为是否也因应大环境的不同而有变化.研究结果显示:中文系教师极为重视一次资料在教学上主要所需资源为教科书而研究上主要所需资源依序为自己的、图书馆的、网络上的数据;其信息寻求渠道包括私人藏书、个人人脉、图书馆、网络/电子资源等在信息寻求阶段最常遇到的困难是资料原文取得不易;图书与期刊论文是中文系教师最常引用的数据类型且中文数据为最大宗;他们认同网络资源的方便性但也强调其仍有很多错误因此尚无法取代传统的印刷式资源. title = "中文系教师信息行为之研究:以辅仁大学为例" abstract = "人文学相关学
【记者简妙如淡水校园报导】由本校资讯处主办之第三届“2017亚太大学智慧校园研讨会暨成果展”于6至8日在本校守谦国际会议中心举行;本次以“校园数位转型-大数据应用实务”为主题,针对数位转型、校务研究、学习分析,以及程式教育等内容进行专题讲演、论坛、展示等研讨活动。 本次研讨会专题演讲,特邀电算系(今资工系)校友、Google台湾董事总经理简立峰莅校主讲;“大学程式教育论坛”是由两岸学者专家进行对话;“高扩展性资料分析平台”工作坊讨论资料转换技术;“数位转型-大数据应用实务”专题,由本校介绍大数据的力量、亚洲大学将分享“创新高教思维与人工智能教育”、交通大学则分享该校智慧校园经验。本校也与辅仁大学、台北医学大学、中山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滁州学院等校研讨“大数据与校务研究”和“学习平台与学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