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
内江师范学院是四川省人民政府举办,省教育厅主管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高等院校。学校所在地内江市位于“天府之国”——四川省的东南部,居中国经济增长第四极——成渝经济区中心,坐落在风景如画、人文荟萃的沱江之滨,是四川、重庆、云南、贵州结合部的重要交通枢纽和物流中心,素有“大千故里、书画之乡”的美誉。 国际交流与合作处(国际教育学院、港澳台事务办公室) 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研究与指导中心、高等教育研究所) 四川张大千研究中心(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沱江流域高质量发展研究中心(四川省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 主 讲 人:郭永波,男,法学硕士、工商管理博士
哲学社会科学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重要工具是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其研究能力和成果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进一步繁荣和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是党和国家新世纪新时期一项重大的战略举措。教育部也先后下发相关文件强调指出: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和“****”重要思想为指导;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注意研究全局性、前瞻性、战略性的重大课题促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的蓬勃进行;高校学报作为体现和传播学术研究成果的重要载体要努力组发具有创新价值的理论成果
时 间:2019年12月20日下午16:30—17:30 晏青,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本科就读于威尼斯人亚洲服永久关闭(2004-2008),于四川大学获得硕士、博士学位(2008-2013)。美国弗吉尼亚联邦大学访问学者
教学指导委员会“优秀教学成果奖” 近日,教育部高等学校社会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暨社会学类专业教学单位负责人联席会议召开,公布了“社会学类专业优秀教学成果”评选结果并举行了颁奖仪式。兰州大学社会学与人口学研究所教学成果获得教育部社会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优秀教学成果奖”。 在“双一流”建设的大背景下,为迎接社会学类专业本科教育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促进社会学类各专业教学水平逐步提高,教育部社会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于2016年首次设立“教育部高等学校社会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优秀教学成果奖”,奖励内容涵盖社会学类各专业教学的先进经验与案例,教学手段、技术与方法的创新,教材与课程建设,实践教学与创新人才培养,社会调查数据库建设及其在教学中的应用及其相关内容
本文摘要:近日,2012年度河南省社会科学杰出成果奖评审结果月发布,河南理工大学申报的46项成果共计17项成果得奖,总数名列全省第三位,其中一等奖1项、二等奖7项、三等奖9项,涵括马列·科社、经济理论、应用于经济、政治学、法学、中国文学、新闻学与传播学、体育学、艺术学和教育学十大学科门类,这也是该校倒数三年、第四次取得该奖项一等奖。此次奖项的获得,体现了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坚实基础和强大实力,表明了学校哲学社会科学兴旺发展的蓬勃生机。 近日,2012年度河南省社会科学杰出成果奖评审结果月发布,河南理工大学申报的46项成果共计17项成果得奖,总数名列全省第三位,其中一等奖1项、二等奖7项、三等奖9项,涵括马列·科社、经济理论、应用于经济、政治学、法学、中国文学、新闻学与传播学、体育学、艺术学和教育学十大学科门类,这也是该校倒数三年、第四次取得该奖项一等奖
成人高考设高中起点升本科(以下简称“高起本”)、高中起点升专科(以下简称“高起专”)、专科起点升本科(以下简称“专升本”)三个报考类别。其中,“高起本”“高起专”又分文科、理科,文科设文史类、外语(文)、艺术(文)、体育(文)四个科类,理科设理工类、外语(理)、艺术(理)、体育(理)四个科类;“专升本”又分八个科类,具体为:①哲学、文学、历史学以及中医学类、中药学类;②艺术类;③工学、理学类(生物科学类、地理科学类、心理学类除外);④经济学、管理学以及生物科学类、地理科学类、心理学类、药学类等;⑤法学类;⑥教育学类;⑦农学类;⑧医学类(中医学类、药学类两个一级学科除外)。专升本8个科类涵盖的招生专业见附件1,考生可根据自身条件、学历提升需求和专业报考要求,选择适合自身职业发展的类别、科类及具体学校和专业报考
我校于1981年获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是全国首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之一;1998年,学校获批博士学位授予单位。经过四十多年的努力,学校的学科建设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和发展。 学位授权点建设方面,学校现有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1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8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1种,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19种;学科专业覆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管理学、艺术学等十大学科门类
冯军,男,1963年9月9日出生,湖北省随州市人,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重点研究基地中国人民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中心外国刑法研究所所长。1984年,获湖北财经学院(现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学士学位;1987年,获中南政法学院法学硕士学位;1994年,获中国人民大学法学博士学位。2002年7月至2004年8月以洪堡学者身份在德国从事学术研究;先后留学日本爱知大学法学院、早稻田大学法学院、德国波恩大学法学院法哲学研究所
中国社会科学网讯(通讯员吴奕 记者吴楠)日前,《推进绿色发展的路径选择与保障机制研究》一书由上海三联书店出版发行。该书聚焦“新时代推进绿色发展”这一前沿话题,秉承新发展理念,综合运用多学科理论与方法,系统探讨推进绿色发展的路径选择与保障机制。 《推进绿色发展的路径选择与保障机制研究》书影(主办方提供) 该书是由江苏大学管理学院教授杜建国为首席专家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研究阐释党的十九大精神”专项课题“推进绿色发展的路径选择与保障机制研究”的成果之一,是由杜建国教授带领下,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绿色发展与环境治理研究中心”团队集体智慧的结晶
咖啡,是眉山居女主人的最爱,已有三十几年喝咖啡的历史,我们精选咖啡豆,曾有访客,在报纸的旅游文章中,谈到我们的“拿铁”咖啡。 三余咖啡屋,是一间悠闲的小天地,也是男主人的书房,男主人把台北的藏书,搬了一半下来,提供访客阅览,其中除工具书之外,另有:宗教、哲学、旅游、文学(含台湾文学)、艺术、政治、传记等等。 三余的典故,是说,在三国时代,有一位叫董遇的人,他教学生善用“三余”的时间 ,来努力读书,三余是指:“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之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