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学
隋朝(581年-618年,一说619年或630年)是上承南北朝下启唐朝的大一统王朝,因唐朝与隋朝的文化、制度、社会特点一脉相承,故史学家常将两朝合称为隋唐。 隋文帝前期主张调和儒佛道思想,并且主张朴实文学,反对南朝艳丽的文学思想。他提倡儒学,把儒家学说提升到治国不可或缺的地位,鼓励劝学行礼
杨教授、陆教授、各位嘉宾、各位老师: 我感到非常荣幸,能够在中国宗教与社会高峰论坛暨第五届宗教社会科学研讨会上发表 有关于儒家人文精神的报告,我现在还处于一个思考的过程,所以这个报告还只是算目前所 构想的的一些思路,非常不成熟,希望各位包涵。 首先我要分析一下宗教和精神性的关系。精神性我认为是每一个人的本质特征,没有精 神没有精神性,作为一个人,作为一个有道德有理想的人就有问题
10月13日,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唐启华应邀在华东师范大学思勉人文高等研究院做了题为《北洋外交在思考》的讲座。(思勉人文讲座第501讲) 10月14日,中共华东师范大学思勉人文高等研究院总支委员会换届全体党员大会隆重召开。校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曹友谊,思勉高研院院长郁振华,副院长方笑一,及思勉高研院全体党员出席本次会议,会议由党总支委员倪春军同志主持
为落实山西省民政厅2021年12月举办的“聚势合力,兴村强晋”——山西社会组织助力乡村振兴培训班精神,2022年1月1日,由山西省社会组织第五助力队小组组长山西省黑龙江商会常务副会长朱洪全带队,与山西省畜牧业协会、山西省芦笋协会(新农村建设促进会)、山西省当代儒学研究会、山西省孝文化研究会、太原市扶贫基金会、山西省振兴京剧基金会、山西省地坪行业协会、山西省矿业联合会、山西和悦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的九家兄弟商协会的同志,带着20份米面油等生活物资去看望阳曲县杨兴乡水头村的老党员、残疾人,在三九寒冬为他们送去一份温暖。 上午九时,在杨兴乡水头村村民委员会会议室,水头村肖书记、阳曲县杨兴乡副乡长田乡长与省民政厅社会组织乡村振兴第五助力队的各商协会同志以及当地的村民乡亲们,进行了座谈交流。听取了村委领导对水头村基本村情和发展规划等情况后,了解到当地村民的困难,并深度走访了当地老党员和残疾人村民家中,为他们送去一些生活必需品
儒家思想从古至今对人们影响深远,君王、平民都对它极为推崇,儒家经典又称儒家典籍,人们称之为儒家学派的典范之作,古时人们称之为经,深受帝王的推崇。那么儒家经典有哪些呢?儒家经典四书指的是什么,一起随小编来了解一下吧! 儒家文化在封建时代居于主导地位,后来又有了四书五经一说,四书是指曾子所著的《大学》、子思所作的《中庸》、孔子所作的《论语》、孟子所著的《孟子》四种书。 四书是儒家思想传道、授业的基本教材,数百年来“四书”深受人们喜爱,很多内容都成为了人们的格言警句
《报任安书》中,司马迁为了说明自己隐忍苟活的原因,列举了历史上很多饱受磨难而奋发有为的人物和相关著作,并强调这些著作都是“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下列哪些属于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所列举的书籍或文章?() “创业教育之父”杰弗里蒂蒙斯在其著作()里认为商机,资源,创业团队是创业的重要因素。 孟子在《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文中,为了论证很多杰出的人物都是在磨难、坎坷中历练而成的观点,在文章开头列举了一系列历史人物,这些历史人物有() 《论语》作为儒家的代表作品之一,为我们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成语和千古名句
本论文集乃为纪念蒋年丰教授逝世十周年而出版。蒋年丰(1955-1996),台大中文系学士,普渡大学(Purdue University)哲学博士,生前任教东海大学哲学系。蒋教授热爱家邦,献身学术,为台湾哲学界中生代代表学者,台湾哲学学会为表示对蒋教授贡献哲学的敬意,乃邀集其故旧、门生,于2006年5月20日假台中中台科技大学举办“文本与实践:解释学与社会行动”国际学术研讨会,以纪念之
越儒黎贵惇的宗教思想 The religious thought of Lê Quý Đôn 本文探讨越南后黎朝(1428~1789)大儒黎贵惇(1726~1784)的宗教思想。黎氏的“宗教”思想涉及儒、释、道三教以及各式的堪舆、风水、卜算之术,范围实在太广。本文则拟就黎氏作为一“儒者”,对其“儒学论述”中有关鬼神与祭祀之内容进行探讨,至于道、释与堪舆仙怪之说,则随文脉讨论之
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王权经历了无数次更迭,而其中有一个朝代,让人们印象深刻,它在灭亡后历经了一段插曲竟再次复兴,这样的朝代在我国历史上只有一个——汉朝。 汉朝分为东汉和西汉两个时期,刘邦在推翻秦朝后,历经四年的楚汉之争,建立了汉朝政权。 面对北匈奴的屡次入侵,诸侯内部的不断纷争,加之百姓饱受战乱之苦,为稳固政权,汉高祖刘邦听取大臣萧何的建议,推行了休养生息政策,汉朝因此日益强大
隋朝(581年-618年,一说619年或630年)是上承南北朝下启唐朝的大一统王朝,因唐朝与隋朝的文化、制度、社会特点一脉相承,故史学家常将两朝合称为隋唐。 隋文帝前期主张调和儒佛道思想,并且主张朴实文学,反对南朝艳丽的文学思想。他提倡儒学,把儒家学说提升到治国不可或缺的地位,鼓励劝学行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