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北极星储能网讯:电化学电容器具有可快速充电、功率高、循环寿命长、工作温度范围宽、安全性能高等优点,可用作大功率电源,在混合电动汽车、备用电源、便携式电子设备等领域都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然而电化学电容器相比于电池其能量密度较低,即单位体积内储存的能量低,限制了其更广泛的应用范围,尤其是在便携式智能设备中的应用, 需要进一步提高体积能量密度。近日,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与英国伦敦大学学院合作,在《自然-能源》(Nature Energy) 在线发表题为《可调层间距、高效孔利用石墨烯薄膜的电化学电容储能研究》(Tuning the interlayer spacing of graphene laminate films for efficient pore-utilization towards compact capacitive energy storage)的研究论文
由中国高温合金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主办,北京钢研高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和北京华进有限公司共同承办的“2019中国高温合金产业高峰论坛”于9月18日在国家会议中心隆重举行。本次论坛以“科技创新,融合共赢,助力高温合金产业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吸引了近300名联盟成员单位代表以及非联盟成员单位代表参会。本次论坛由联盟秘书长赵明汉和联盟副理事长张玉春主持
《中国腐蚀与防护学报》 由中国腐蚀与防护学会和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主办,是全国性核心学术期刊。《中国腐蚀与防护学报》是腐蚀与防护领域最具影响力和权威性的杂志。 《中国腐蚀与防护学报》刊登的文章涉及本领域的基础理论研究,能代表我国腐蚀与防护领域最高学术水平, 《中国腐蚀与防护学报》的办刊宗旨是报导腐蚀与防护领域的最新科研成果,反映最新学术动态,介绍先进技术,促进学术交流,服务经济建设
2月21日上午,中国金属学会理事长张晓刚等一行10人到访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金属所所长左良、副所长孙晓峰、先进钢铁材料研究部主任李殿中以及职能部门相关人员接待了来访客人。 左良对中国金属学会客人的来访表示热烈欢迎,简要介绍了金属所基本情况,并回顾了金属所与中国金属学会的合作历程。左良表示,金属所作为材料领域国内一流并具有重要国际影响的研究机构,将充分挖掘自身在科技创新方面的优势,与中国金属学会在科技创新、技术推广、人才举荐、科技期刊等方面协同合作,为加快实现我国材料领域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6月4日下午,在2017丝博会暨第21届西洽会期间,铜川追赶超越•聚焦铜川—航空铝材及汽车用铝高峰论坛暨铜川代表团首场集中签约仪式在西安举行。铜川市长杨长亚主持论坛,现场共签约项目30个,涉及金额222.88亿元。 铜川市委书记郭大为在致辞中表示,铜川发展航汽铝产业有着良好的基础,同时,铜川发展正处在机遇叠加期,铜川是全国资源型可持续发展试点城市、国家节能减排财政政策综合示范城市和山水林田湖生态保护修复项目示范区
4名科学家获2020年未来科学大奖 单项奖金达100万美元- 委员会将“物质科学奖”颁给卢柯。卢柯及其研究团队发现了两种新型纳米结构可以提高铜金属材料的强度,而不损失其良好的塑性和导电性,在金属材料强化原理上取得了重大突破。 “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奖”获得者彭实戈,则在倒向随机微分方程理论,非线性Feynman-Kac公式和非线性数学期望理论中作出开创性贡献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Institute of metal research,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创建于 1953 年;1982 年,成立中国科学院金属腐蚀与防护研究所;1999 年,原金属研究所与原金属腐蚀与防护研究所整合,成立新的“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进入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东北高性能材料研究发展基地”。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主要学科方向和研究领域包括纳米尺度下超高性能材料的设计与制备、耐苛刻环境超级结构材料、金属材料失效机理与防护技术、材料制备加工技术、基于计算的材料与工艺设计、新型能源材料与生物材料等。 金属研究所成立以来,一直秉承着服务国家,培训发展的理念,引领中国的纳米金属、新型纳米功能材料学科的原创科研,进行人才的培育
4名科学家获2020年未来科学大奖 单项奖金达100万美元- 中新社北京9月6日电 (记者 张素)未来科学大奖委员会6日在北京公布2020年获奖名单,4名科学家上榜。他们是: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教授张亭栋、上海交通大学教授王振义、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研究员卢柯、山东大学教授彭实戈。 创立于2016年的未来科学大奖是民间科学奖项,由科学家、企业家群体共同发起
新华社北京9月6日电 (记者温竞华) 2020未来科学大奖获奖名单6日在京揭晓,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教授张亭栋、上海交通大学教授王振义院士获“生命科学奖”,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研究员卢柯院士获“物质科学奖”,山东大学教授彭实戈院士获“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奖”。 “生命科学奖”授予张亭栋、王振义,旨在奖励他们发现三氧化二砷(俗称砒霜)和全反式维甲酸对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治疗作用。20世纪70年代,张亭栋及其同事的研究首次明确三氧化二砷可以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20世纪80年代,王振义和同事首次在病人体内证明全反式维甲酸对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有显著的治疗作用
为落实《中国科学院-福建省人民政府战略合作(2015-2020年)协议书》相关要求,推动中科院科技服务网络计划(简称STS计划)在福建实施,促进中科院科技成果落地转化,支撑产业转型升级,福建省科学技术厅发布《福建省科学技术厅关于征集中科院STS福建项目需求和调研选题的通知》。福建兴航机械铸造有限公司积极响应通知精神,与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合作开展的《高性能耐磨、耐热铸钢件材料研发与产业化》项目,针 为落实《中国科学院-福建省人民政府战略合作(2015-2020年)协议书》相关要求,推动中科院科技服务网络计划(简称STS计划)在福建实施,促进中科院科技成果落地转化,支撑产业转型升级,福建省科学技术厅发布《福建省科学技术厅关于征集中科院STS福建项目需求和调研选题的通知》。福建兴航机械铸造有限公司积极响应通知精神,与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合作开展的《高性能耐磨、耐热铸钢件材料研发与产业化》项目,针对矿山设备、轨道交通、能源电力等高端装备领域的耐磨、耐热等特殊需求开展研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