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学
《岩矿测试》立足国内,以国家需求为导向,坚持地质实验技术创新、面向应用、服务基层的方针和基本定位。以发表优秀的地质与地球化学分析研究成果为核心目标,主要报道国内外地质科学、环境保护、石油化工、冶金、煤炭及其相关领域的基础性、前瞻性和创新性研究成果,关注地学领域中的热点问题及边缘学科,促进我国分析测试技术的发展。 本刊主要报道岩石学、矿物学领域各分支学科的基础理论和应用研究成果,与岩石学、矿物学有关的边缘交叉学科的创造性和综合性研究成果,岩石和矿物鉴定的新方法、新技术和新仪器以及与岩石学和矿物学有关的最新地质科技信息、研究动态、研究简报、问题讨论、书刊简介、会议简讯等
Leica Cyclone是一款功能强大的3D激光扫描工具,通过该软件,用户可以用来测量地学空间影像、三维建筑扫描、工业设计测量、地理空间分析等,该软件具有高清晰激光扫描技术,能够完整的将整个环境空间完全扫描下来,为设计人员与工程开发团队提供了友好的辅助功能,该软件是由德国Leica公司开发的新型软件,发布至今已经经历了多个版本,从以前的辅助扫描功能到现在的3D激光扫描,Cyclone已经变得更加成熟、稳定、可操作性非常强大,该软件在数据采集、管理、制图、分析等方便都有巨大的优势,是三维激光扫描领域内的主流软件系统。
自明末西方科学知识传入中国始,就遇到第一道门槛,亦即西方话语如何转译为汉语。而系统化解决该问题则是在晚清,由传教士与中国学者共同跨越这一障碍。当时的中国学者不懂西方语言,多数传教士也不能用中国语言准确表达西方自然科学的思想内容,更重要的是西方科学对于中国语言是全新的知识领域,无对应的表达方式
3月8日,陕西省地质调查院党委书记、中国-上合组织地学研究中心卫星遥感应用中心主任洪增林一行赴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南通智能感知研究基地调研。双方围绕机载星载成像光谱仪研制、遥感智能装备制造、遥感卫星星座建设等方面工作进行了交流研讨,就卫星载荷研制、高光谱遥感技术应用、产品研发、数据共享、人才联合培养等具体事宜签订了合作备忘录。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南通智能感知研究院院长刘银年,陕西省地质调查院有关处室和直属单位主要负责同志参加了座谈
丰富小读者暑期文化生活提升他们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现场有近20组家庭参与其中。 传统手工拼布源于民间,历史悠久
一代高僧梦参长老安详示寂,后学法广与东山寺僧俗四众弟子捧一瓣心香,祈愿长老上品上生,早成佛道! 提起梦老,其庄严法相格外清晰,特别亲切。我虽然没有更多机会亲近长老座下,跟随学修,但是也有一些缘份。 我曾就读的闽南佛学院和中国佛学院,皆是梦老早年任教的僧才摇篮
第一类:有点像课后托管班,老师最重要的职责就是看好孩子,保证孩子安全,顺带教教孩子用中文说话和认字,至于效果嘛,不强求! 第二类:课堂教学正规,老师严格认真地教,要求学生严格认真地学,但教学方法比较僵化,一个教案教了几年、十几年,孩子们觉得无趣,不愿意学,心理上对学中文越来越抵触,最终,两三年后不学了。 所以,在奥克兰,面对低幼儿童的中文班和中文学校占绝大多数,而针对小学四五年级以上,乃至中学生的中文学校少之又少。 为什么呢?关键在教师! 中文教师应以他的知识、能力以及人格因素来影响学生
已成功添加到购物车!《地球与环境》由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主办,原名为《地质地球化学》,创刊于1973年,为一份报道中国国内外地质地球化学最新研究进展的情报刊物。 截至2016年9月,《地球与环境》编委有34人。 [1] 据2018年3月中国知网显示,《地球与环境》出版文献量5582篇、总下载次数712361 次、总被引次数25174 次,(2017版)复合影响因子为1.124、(2017版)综合影响因子为0.816 1973年,《地质地球化学》创刊,为一份报道中国国内外地质地球化学最新研究进展的情报刊物
亚游ag资源勘查工程专业是广西唯一的地质类本科专业,创办于1956年,至今已走过半个多世纪的峥嵘岁月。 本专业自创办伊始,就始终把坚持为国家培养一流的有色金属矿产勘查人才作为发展目标。秉承坚持艰苦奋斗、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经过数代教职工的不懈努力,实现了专业建设的跨越式发展
中国西藏网讯石刻亦称“石雕”,是以石材为原料的一种传统手工雕刻技艺。 中国的石刻艺术有着悠久的历史,千百年来承沿不绝,流传至今,显示出传统民间工艺的精湛技术、巧妙构思和丰沛创造力。 其中,泽库和日寺石刻这一流传于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泽库县和日乡和日寺及周边地区的藏族民间雕刻艺术,因其工艺复杂、特色鲜明,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文化价值,于2008年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名录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