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佛学院
照诚法师,字乙杰,俗姓王,辽宁大连人,一九六七年十月生。一九八四年春投海城市海安寺依明达老和尚出家。次年在澍培长老座下受具足戒
中国佛教协会名誉会长传印长老3月10日安详示寂(图源:中佛协) 中国佛教协会名誉会长、中国佛教协会第八届理事会会长传印长老于2023年3月10日在江西庐山东林寺示寂,全国政协民宗委致唁电表示哀悼,全文如下: 惊悉中国佛教协会名誉会长、中国佛教协会第八届理事会会长、中国佛学院名誉院长、知名爱国宗教人士传印长老于2023年3月10日安详示寂,深表哀悼,并向有关方面表示亲切慰问。长老在担任中国佛教协会会长期间,坚持爱国爱教,积极推动佛教团体建设,大力培养中青年佛教人才,为推动当代佛教健康传承、更好地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作出了重要贡献。他曾任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常委、民族和宗教委员会副主任,多次参加调研考察活动,积极参政议政、建言献策,认真履行职责,在促进宗教领域和谐稳定、正确引导广大信教群众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2016年5月27日下午,广东云门佛学院毕业参学团一行50人,在云门佛学院教务长性国法师的带领下赴中国佛学院普陀山学院参学交流。中国佛学院普陀山学院常务副院长会闲法师、副教务长照慧法师、教研基地副主任心举法师等热情接待了参学团一行。 云门佛学院毕业参学团在照慧法师的陪同下,参观了教学区、礼佛区,和学院图书馆
内容提要:中国佛寺建筑,是延续了两千余年的一种工程技术。本身早已成为佛教文化的重要载体;古往今来,许多珍贵的建筑实例,都是有赖于寺院才得以保存至今。当我们面对这些宝贵的遗产时,如何保存好现有的佛寺古建,能够“修旧如旧”地使其传诸于后世;在复建佛寺时,选择怎样的式样和布局?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主要课题
2012年1月11日,北京市委常委、统战部长牛有成、副部长张洋一行到中国佛学院所在地法源寺亲切看望中国佛教协会会长、我院院长传印长老,受到传印长老的热情接待。中国佛学院副院长张厚荣、办公室主任张军等陪同接待。 2月28日 我院本学期正式开学上课
理证法师,甘肃省武威市人,1968年生。1985年出家,同年于西安大兴善寺授比丘戒,研究生硕士学历。曾任中国佛学院本科生、研究生班班主任、中国佛学院教导主任、全国学生联合会代表、全国青年联合会委员;多次前往东南亚国家及香港、澳门、台湾等地区参加佛教学术交流及国际会议;现任敦煌法幢研究所名誉所长、北京市佛教文化研究所研究员、北京法源寺副监院、中国茶禅学会理事、中国佛教协会教育委员会委员、中国佛教协会常务理事、中国佛学院教务处主任
一代高僧梦参长老安详示寂,后学法广与东山寺僧俗四众弟子捧一瓣心香,祈愿长老上品上生,早成佛道! 提起梦老,其庄严法相格外清晰,特别亲切。我虽然没有更多机会亲近长老座下,跟随学修,但是也有一些缘份。 我曾就读的闽南佛学院和中国佛学院,皆是梦老早年任教的僧才摇篮
原福建工艺美术学校高级讲师,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雕塑专业委员会会员,中国美术家协会福建分会会员。1940年出生于福建安溪。1961年于厦门工艺美术学院雕塑科毕业后留校任教39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