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体学
明代是文体学的一大高峰时期,出现吴讷《文章辨体》、徐师曾《文体明辨》之类的大部头著作,用不少篇幅在选录文章。然而,这两本书虽然做了些辨析文体发展的工作,却缺乏对各种文体的概括和群体区分的论述,也因此明朝人的文体观念流于细碎的讨论,缺乏这个时代主体精神的表达。故本文拟观察明代文人讨论文体观念的材料,再观察明朝人编定的总集和作家别集的文体编排方式,注意他们的分类的观点,由此讨论明代文体如何分类与排序,以及各文体的写作要求规范等
中国古代文学 1981年获硕士学位授予权,1986年获博士学位授予权,1997年被批准为陕西省重点学科,2007年被批准为国家重点学科。本学科有五个主要研究方向:先秦汉魏六朝文学研究、唐宋文学研究、元明清文学研究、古代经典文献与文学研究、古代文学与宗教研究。该学科自设硕士、博士点以来,培养了大批高层次人才,许多人已成为学有所成的专家学者,活跃在全国的大专院校和科研机构
1983年,上海外国语大学在英语系开设国际新闻双学位专业。1987年,国际新闻本科专业成立,秉承“精英化、国际化”的教学理念和模式,经过三十年的发展,已形成了鲜明的国际新闻教学特色。2010年,新闻学专业成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
复旦外文学院目前下设八个系一个部:英文系,法文系,德文系,日文系,俄文系,韩文系,翻译系,西文系和大学英语教学部。同时还设有学术研究机构:语言学研究所、外国文学研究所,法语国家研究所,北欧文学研究所,双语词典编纂研究室和莎士比亚研究室。外文学院的每个系都设有硕士点,并设有“英语语言文学”和“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两个博士点和一个“外国语言文学博士后流动站”
陈民镇,男,1988年8月8日生,浙江苍南人。文学学士,历史学硕士,文学博士,历史文献学博士后。现为北京语言大学中华文化研究院助理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曾为以色列希伯来大学访问学者
学士学位是一种本科学位,是由大学院校为完成本科课程学习的学生所颁发的。 大部分的本科课程需要三到四年的时间完成。有一些专业学位则需要七年的时间
本课程是高年级阶段的专业技能必修课,重点在于训练学生的汉英翻译技能。该课程将翻译理论、实践、评析与鉴赏有机结合,以中西翻译理论为指导,通过课程教学,使学生初步了解汉英翻译的基本理论以及汉英两种语言、文化的异同 并掌握常用的翻译技巧 在此基础上能运用所学的翻译理论和技巧,将多种体裁和题材的汉语语篇翻译成忠实于原文、语言流畅自然的英语语篇,速度为每小时250-300个英文单词。同时引导学生大量阅读有关中国政治、经济、科技、文化、文学、地理、历史、律法、医药、习俗等著名或典型读物,培养学生尊师重道、爱岗敬业的优秀品质,以及利用本专业的优势,讲好中国故事、展示中国文化魅力的意识和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