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文学
婚姻生活的第一万种可能 渐行渐远却无法分离的亲密关系 《食蓼之虫》是日本作家谷崎润一郎的小说作品,讲述貌合神离的斯波要与美佐子夫妻二人从起意到确定离婚的过程。看似和谐的夫妻关系,分离已成定局,但牵绊绵延。两人各自都有另外的伴侣,却都不愿主动结束婚姻
6月19日下午,应文学院邀请,河南大学文学院博士生导师、中国近代文学学会会长关爱和教授做了题为“晚清:以报刊为中心的文学时代的开启”的线上学术讲座,学院相关教师及百余名学生参与此次讲座。 讲座中,关爱和以西方报刊为切入点分析其对国内先进知识分子的影响,形象地把报刊比作“中国人开眼看世界的重要渠道”,并着重介绍了中国人第一次主编的报刊。他以维新变法代表人物梁启超为例具体阐释了晚清报刊所建构的文学空间,描绘出了“新文体”的魔力
一个“不完美”小孩的“完美成长记”;成长必读,情商教育,每天进步一点点。亚马逊五星级童书,入选国际读书协会(IRA)和美国童书协会(CBC)联合推荐的“儿童选择书目”。 我被选上当音乐剧的主角啦!可在排演过程中,却发现好朋友玛丽·安对我始终漠不关心,两人之间渐生隔阂
2007年至今,天游线路测速登录中心线路1任教。 《清代前中期黄庭坚诗接受史研究》,天游线路登录入口出版社,2012。 《论朱彝尊对黄庭坚的接受历程——兼论朱彝尊与秀水派的关系》,《励耘学刊》第4辑,学苑出版社,2007
讲座地点:腾讯会议号:217-127-333 文学史的建构是一个几乎与文学同步的历史过程,而文献、文学观念在文学史的行程中至关重要。本次讲座从文学史的雏形到现行文学史进行了大概的梳理,并选取若干具有典型意义的事例,探讨文学文献、文学史观念对文学史的影响。 主讲人介绍: 孙之梅,山西太原人,文学博士,山东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近代文学学会副会长,中国柳亚子与南社研究会会长,《中华南社论坛》主编,山东省近代文学学会会长
【专题演讲:马翊航__台湾文学的几种“现场”——谈编务与展示】 【专题演讲:陈育萱__比回忆更深的事——小说创作的疼痛与召唤】 台湾文学研究所创设于2004年,为本校唯一以本土文学、文化为教学研究领域之单位,目前聘有专任教师七名,兼任教师两名,专长涵盖台湾与中国近现代文学、台湾当代文学、台湾古典文学、台湾通俗文学与文化、日本近代文学、城市文学与文化研究、文学与美学理论、语言学与闽南语研究、性别研究、民间文学与文化等,目前教师之学术专长已大致笼括台湾文学研究之各重要领域。未来将以现有师资与课程为基础,结合校内外各种资源,增聘讲座教授、兼任教授,举办各类国内外学术活动,以期延伸更深、更广的台湾文学研究视野。
洪涛,2001,中国古典文学中的桃花意象,《古典文学知识》2001.03 洪涛,2003,浮沉中的身体,《作品与争鸣》2003.03 洪涛,2004,道家自然理路的历史演进,《江淮论坛》2004.05 洪涛,2004,一个人,或者一个时代的传奇,《电视研究》2004.07 洪涛,2005,我和友情有一个约定——电视剧《香樟树》的文本解读,《电视研究》2005.02 洪涛,2007,有情无情:佛道渗透中的沉沦与超越,《内蒙古社会科学》2007.01 洪涛,2008,大学课堂应该有吸引力 《江苏高教》2008.03 洪涛,2009,以情为本:理欲纠缠中的离合与困境,《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全文转载)2009.05 洪涛,2009,以情为本:理欲纠缠中的离合与困境,《新华文摘》(全文转载)2009.24 洪涛,2009,以情为本:理欲纠缠中的离合与困境,《人大复印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全文转载)2009.12 洪涛,2010,情、形焦虑:诗歌衰落中的回归与转向,“文学与形式”国际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2010.10南京) 洪涛,2012,文学教育的爱与怕,《耕读偶记--文学研究与教学》2012.03 洪涛,2020,以禅喻诗:严羽的诗学思想及其文化旨趣,《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2020.05 1.2018,中国汉传佛教文学思想史,国家基金重大项目子项目,18ZDA239 2.2019,江苏诗史,江苏省社科基金一般项目,19WMB042
中华再造善本数据库开通试用(截止2023年6月30日) 八十万卷楼国学古籍数据库开通试用(截止2023年5月31日) 工程科技数字图书馆延期试用(截止2023年7月31日) 中国近代文学文献数据库开通试用(截止2023年6月30日) 中国近代教育文献数据库开通试用(截止2023年6月30日) 中国历史文献总库•民国图书数据库开通试用(截止到2023年6月30日) “可知”电子书平台开通试用(2023年2月28日-2023年12月31日) 大成故纸堆全文数据库开通试用(截止2023年5月31日) 文泉学堂知识库开通试用(截止2023年5月31日) 国学宝典中华典籍数据库(截止2023年4月30日) 中国基本古籍库V8.0版开通试用(截止2022年8月31日) 中国历史文献库开通试用(截止2022年12月31日)
创作者:无首 一高校老师身穿"皇袍"为学员授课历史时间,得到学员的适用和重视,另外也引起强烈反响。我觉得这名老师的授课方法新奇,有优良的实际效果,毫无疑问他对工作中的喜爱,课堂教学的认真。 勇于敢于创新,更改简单的教学方法,这名老师的创新能力给课堂教学产生了更优良的实际效果,大伙儿乐此不疲,学员对讲课内容更很感兴趣,更加资金投入
(2)《游心与呈艺――晚清文化视阈下的俞樾及其文学著述》,人民出版社2009年5月; (3)《论郑振铎在二十世纪小说研究的重要地位》,《文津流觞》(纪念郑振铎诞辰一一〇周年专号),2008年12月; (6)《俞樾对《三侠五义》的修订及意义》,《明清小说研究》2007年第1期;《人大报刊复印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2007年第8期全文转载; (7)《俞樾的戏曲创作及研究》,《厦门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第1期; (13)《辜负胸中十万兵百无聊赖以诗鸣——读陆游<剑门道中遇微雨>》,《古典文学知识》2007年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