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讨会
近日,由广西大学广西县域经济发展研究院主办的“广西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评价体系建设”研讨会在广西大学校友服务中心会议厅举办。广西大学校党委常委、副校长范祚军致辞。参加会议的广西大学校外领导嘉宾15人,人民网、新华网、中新网、广西日报、广西新闻网、广西广播电视台和广西政协报等7家新闻媒体共11人
举国关注、举世瞩目的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已胜利闭幕。为了深入学习贯彻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把我院广大党员干部、师生员工的思想和认识统一到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上来,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努力搞好我院各项工作,为创建国家级示范性职业技术学院的奋斗目标贡献力量,根据市委《关于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的通知》(淮发[2004]15号)的要求,结合我院实际,现就我院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通知如下: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是在我国改革发展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极其重要的会议,也是我们党历史上第一次专题研究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会议。学习贯彻好这次全会精神,对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2019年10月28-29日,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化学科学部(以下简称基金委化学部)主办,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承办的“第一届材料化学青年学者学术交流研讨会”在北京召开。来自全国60余所高校及科研院所的30余名知名专家学者和150多名材料化学领域的优秀青年学者参加了本次会议。会议旨在为材料化学领域的优秀青年学者搭建交流平台,推动材料化学学科建设,内容涉及新材料体系的化学创制、材料的功能调控与拓展、材料化学理论与机制
今日的精业,科技力量已经成为生产力的首要元素,在生产基地我们有现代化的应用研发中心,同时还培养了一大批专业技术人才。凭借科技与人才的优势,近年来,精业公司开发出多种适应市场发展的高性能、高科技含量的模具与设备,使我们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得以稳步发展。 公司拥有经验丰富善于创新的技术团队和先进设备
3月23日,越南自然资源与环境部自然资源与环境政策战略研究院在河内举行越南海洋经济核算体系建立咨询研讨会。 自然资源与环境政策战略研究院副院长阮忠胜表示,海洋是重要生计和营养来源,为促进亚太地区经济增长作出贡献。 健康的沿海和海洋生态系统有助于全面发展、气候调节以及改善群众的生活水平,迈向可持续的未来
符拉迪沃斯托克国立经济与服务大学位于符拉迪沃斯托克市,符拉迪沃斯托克市成立于1860年7月2日,位于太平洋上的金角湾。 符拉迪沃斯托克是滨海边疆区的首府,也是俄罗斯远东地区最大的城市之一,俄罗斯远东地区是俄罗斯太平洋沿岸的工业,交通,科学和文化中心。 超过60万人居住在城市中:俄罗斯人,乌克兰人,乌兹别克人,中国人,亚美尼亚人-共有15个以上的民族
由杭州市经济委员会主办、杭州市机械工程学会等单位协办、杭州中仕展览服务有限公司承办的中国(杭州)工业博览会于2008年5月23日在杭州和平国际展览中心顺利举行。本届工博会以“创新、和谐、发展”为主题,紧紧围绕“工业兴市”营造杭州工业创新发展的良好环境,为把杭州打造成集约化、国际化、生态化为特色的长三角先进制造业中心服务。本次展览会是市政府重点支持的工业类博览会
北京,2013年1月25日–今日,GEI在国测酒店组织了秸秆综合利用研究项目的结题研讨会,并起草了秸秆综合利用报告。报告预计春节后提交给项目资助方——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这是GEI首个获得政府部门资助的项目
2017年05月参加第九届广州住博会"暨(中国"乡村+"》2018年05月参加中国互联网+装配式建筑创业创新大会” 2018年12月参加第四届国际装配式建筑前沿技术技术与应用峰会"2019年01月参加(阳地钢"打造高品质轻钢房屋-鲁班匠”研讨会2019年05月,参加绿色农房建筑适用产品与技术交流会": 2019年09月参加绿色装配式农房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全体会员大会"暨“绿色装配式农房技术交流大会" 2020年10月参加“绿色建材助力乡村振兴技术交流会",参观合肥国瑞宜居装配式农房示范项目: 2021年04月参加"装配式农房助力乡村振兴交流会暨海南装配式建筑产业发展高峰论坛”。 2021年05月,参加由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阳地钢(北京)装配式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主编的协会标准《装配式冷弯薄壁型钢建筑技术应用规程)第三次会议。
信息智能技术与中国古典文献之结合,是一个有着深厚潜力和重大文化价值的交叉学科领域。这一交叉领域的快速发展需要我们及时总结已有积累,共同思考未来发展。在本次研讨会中,我们将邀请跨领域的多位资深学者结合其所在机构和研究团队的布局发展来讨论: 1) 智能信息环境下古典文献领域应用的技术、工具和平台; 2) 古典文献研究的新拓展和新方向; 3) 古籍的整理与出版将会迎来哪些改变; 4) 古典文献的教学将因之产生哪些新的要素,人才培养方面又将出现哪些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