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与河北中康韦尔环境科技公司共同创建“智能环保联合实验室” [导读] 2月11日,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与河北中康韦尔环境科技公司共同创建“智能环保联合实验室”,主要在大气污染智能监测方案优化设计、大气污染智能预报系统、大气污染治理方案优化选择及效果预演等方面开展工作。 科技日报北京2月11日电 (记者陈磊)今天,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与河北中康韦尔环境科技公司共同创建“智能环保联合实验室”,近期拟从智能环保入手,主要在大气污染智能监测方案优化设计、大气污染智能预报系统、大气污染治理方案优化选择及效果预演三个方面开展工作。 大气污染防治已成为各级政府的关注重点,京津冀地区环保压力尤其巨大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与河北中康韦尔环境科技公司共同创建“智能环保联合实验室” [导读] 2月11日,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与河北中康韦尔环境科技公司共同创建“智能环保联合实验室”,主要在大气污染智能监测方案优化设计、大气污染智能预报系统、大气污染治理方案优化选择及效果预演等方面开展工作。 科技日报北京2月11日电 (记者陈磊)今天,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与河北中康韦尔环境科技公司共同创建“智能环保联合实验室”,近期拟从智能环保入手,主要在大气污染智能监测方案优化设计、大气污染智能预报系统、大气污染治理方案优化选择及效果预演三个方面开展工作。 大气污染防治已成为各级政府的关注重点,京津冀地区环保压力尤其巨大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以下简称自动化所)成立于1956年,以智能科学与技术基础理论、关键技术和创新性应用研究为定位,是我国最早开展类脑智能研究的国立研究机构,也是中国科学院大学人工智能学院牵头承办单位。 因工作需要,现面向所内外公开招聘多模态人工智能系统实验室项目与对外联络主管一名。自即日起受理报名,竭诚欢迎符合条件的人士报名竞聘
未来机器人将会怎样?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机器人理论与应用团队负责人乔红研究员带领的研究团队给出了答案。该团队“基于环境约束和多空间分析的机器人操作理论研究”,因在机器人操作上提出了一系列原创思想,获得2014年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 工业机器人通过“手”完成抓取、装配、定位等操作,借助灵敏的传感器,机器手能实现较高精度的操作
您的浏览器已禁用JavaScript(da)启(kai)用才能正常访问! 1月11日下午,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副所长杨一平研究员应邀为经济与管理学院2019级MBA同学做进行主题为“人工智能回顾及其新进展”的讲座。 认识人工智能、理解人工智能需要首先理解智能的本质,智能的本质是与人类有关的智能活动,通常包括感知、决策、执行等一系列智能循环。而人工智能是一门研究、开发用于模拟、延伸和扩展人的智能理论、方法、技术及应用系统的科学
2021年4月14日,中科(东营)智能制造科技有限公司组织技术团队带领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施晓明博士一行人,赴山东双星轮胎有限公司参观调研,并与双星轮胎相关领导和技术人员进行技术交流。 双星轮胎吴总经理带领技术团队进入生产车间实地参观了轮胎生产流程,并详细介绍了轮胎的制作工艺、基本原理,重点描述了轮胎生产过程中极易出现的问题、常用解决方法以及成品检验相关细则等。 双方就双星轮胎现有设备和技术进行了分析与交流,并深入探讨了将人工智能、智能制造等先进技术应用于生产经营中的若干问题
9月15日,中科院粮食金融自动化研究所(以下简称中科院自动化研究所)在北京举行了"联合培训博士后项目"启动仪式,双方将建立博士后联合培训管理机制,联合开展人工智能及相关领域博士后人才的招聘和培训,围绕双方的主要业务和科研领域培养人工智能领域的博士后人才。 粮食富足度"金融首席执行官朱光说,促进人工智能在金融领域的应用,关键是要有一批既具备技术能力,又懂得金融的复合型人才。我们希望与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联合培养博士后人才,为博士后人员提供人工智能领域的科研和实战环境,共同探索人工智能技术在金融领域的前沿应用,促进科技创新成果的转化
12月18日,由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牵头的多模态人工智能产业联盟在武汉成立,该联盟将基于多模态科研成果进行应用创新孵化,培育文音多领域产品和行业解决方案。 据介绍,2020年武汉被列为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并率先启动了人工智能计算中心的建设,并于今年5月正式交付运营。目前,武汉人工智能计算中心为包括武汉大学、中科院自动化研究所在内的4家高校院所,100多家企业提供算力支持
时鹏,工学博士,毕业于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主要从事医学/生物图像信息处理与生物信息学分析方向的研究与应用工作。主讲课程包括数据结构与算法、数据库原理与应用、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等。 1、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022J01132171基于空间关联特征监督学习的钼靶影像分割与分类一体化网络模型研究,2022/03-2025/02,项目负责人
莫红,女,1972年生,湖南省南县人,2004年毕业于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获工学博士学位,现为长沙理工大学电气学院自动化系教授,2011年入选第二届长沙理工大学青年英才计划,2012年入选湖南省青年骨干教师。 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两项,作为骨干成员参与5项,其中重点项目一项,获省部级奖励三项,发表论文70多篇,其中,SCI/EI 检索50多篇,出版学术专著两部,参编教材两部。现任中国自动化学会粒计算与多尺度分析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平行智能专委会委员,《自动化学报》与《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Fuzzy Systems》编委,《智能科学与技术学报》创刊编委
本文摘要:时值金秋进账时节,笔者从大庆石化炼油厂得知,被视作高科技产业化样板工程的汽油在线自动优化调合系统,历时一年多的施工改建,于9月28日月动工投用。 累计10月9日,已顺利调试93#乙醇组分汽油3万余吨,其各项指标经化验分析皆超过设计拒绝,一次调合合格率超过100%。 它的顺利投用标志着该厂挖潜增效、资源优化工作又行进了一大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