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nthesis
乙酸乙烯合成触媒载体活性炭 GB/T13803.5-1999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乙酸乙烯合成触媒载体活性炭 GB/T13803.5-1999 Catalyst support activated carbon for vinyl acetate synthesis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乙酸乙烯合成触媒载体活性炭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贮存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以植物果壳、果核为原料,经炭化进而用气体活化制得的不定型颗粒活性炭。本产品在乙炔法流化床合成乙酸乙烯生产中用作触媒载体
化学化工学院赵震教授应邀在第15届IUPAC国际新型材料及其合成大会上做大会报告并荣获“新型材料及其合成领域杰出贡献奖” 第15届IUPAC国际新型材料及其合成大会(15th IUPAC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Novel Materials and their Synthesis)于2019年9月6日至11日在沈阳成功召开。该高水平国际学术会议由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 (IUPAC) 主办;沈阳工业大学承办,南京工业大学协办,吸引了来自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60余名专家学者参会。化学化工学院赵震教授带领其研究团队的20余名师生参加了本次学术盛会,认真聆听了国际知名专家的精彩学术报告,并与参会专家进行了广泛的学术交流和讨论
2023年2月,黄淮学院能源工程学院邱康文博士团队在化学领域国际著名期刊《Chemical Communications》上发表了题为“Synthesis of highly twinned ZnSe nanorods for enhancing N2 electrochemical conversion to NH3”的最新科研成果,邱康文博士为论文的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黄淮学院为第一署名单位和通讯作者单位。《Chemical Communications》期刊是自然指数(Nature Index)收录期刊,也是中科院分区大类二区TOP期刊(影响因子6.1)。 自然指数(Nature Index)是依托于全球高水平82种学术期刊,统计各高校和科研院所在国际上最具影响力的研究型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数量的数据库,是世界各高校和科研院所科研水平及综合实力评估与排名的重要指标之一
SpaceStudio为一透过运用软硬件协同设计与高层次综合(HLS high-level synthesis)来加速嵌入式系统设计的软件。其运作系在称为电子系统层级(ESL electronic system level)的高层次设计。SpaceStudio的技术能让电子设计工程师在抽象的高层级描述或模式化他们的设计,并由软件执行低层级的RTL实行与验证
关于纹理合成最经典的论文应该就数Efros的Texture Synthesis by Non-parametric Sampling这篇论文了,引用量近2000。 这里的合成是基于样例的,就是先有一个小的纹理图像,然后合成一个大的。 我个人的理解是,先产生一个大的随机图像,然后对随机图像中每个像素及其邻域像素和小的纹理图像做对比,找出随机图像当前邻域和小的纹理图像最接近的邻域,然后将小的纹理图像最接近的像素赋值给大的随机图像
2月6日,应“理化青年论坛”、理化所青促会和中国科学院光化学转换与功能材料重点实验室邀请,新加坡国立大学Zijing Ding博士和中科合成油技术有限公司苏韧博士来理化所交流访问,并作学术报告。 Zijing Ding博士作了题为“金属团簇在氧化物表面光催化分解水机制的第一性原理研究”的报告。苏韧博士作了题为Photocatalytic organic synthesis: from fundamental to applications的报告
5月8日下午17:30,山东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王忠卫教授应邀在综合102会议室做了以“有机磷化学研究:从合成到应用的创新(Organophosphorus Chemistry Study: Innovation from Synthesis to Application)”为主题的学术报告,化学与制药工程学院教师和部分学生参加了本次报告。 本次报告王教授从绿色合成研究思路、课题组创新创业体验及其本人由学术推动产业到产业回归学术的科研路程三个方面作介绍。报告会重点介绍了其课题组在有机磷重要中间体合成、有机磷配体新合成策略、P-C键偶联合成新策略、无卤阻燃剂合成与应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合成气Syngas/Synthesis gas 合成气,也称水煤气,一般指一氧化碳与氢气混合的燃料气体(有时亦包含些许二氧化碳),一般为气化反应的产物,主要用途为发电。合成气是可燃的,并经常被用来作为内燃机的燃料。它具有少于一半的天然气的能量密度
5月8日下午17:30,山东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王忠卫教授应邀在综合102会议室做了以“有机磷化学研究:从合成到应用的创新(Organophosphorus Chemistry Study: Innovation from Synthesis to Application)”为主题的学术报告,化学与制药工程学院教师和部分学生参加了本次报告。 本次报告王教授从绿色合成研究思路、课题组创新创业体验及其本人由学术推动产业到产业回归学术的科研路程三个方面作介绍。报告会重点介绍了其课题组在有机磷重要中间体合成、有机磷配体新合成策略、P-C键偶联合成新策略、无卤阻燃剂合成与应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张俊良博士/教授,1997年毕业于天津大学获得理学学士学位。2002年于中科院上海有机化学获得博士学位。先后在德国科隆大学和美国芝加哥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