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域规划
8月27日上午,市政府召开第71次常务会议,专题听取了全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情况汇报,安排部署了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生态环境保护及污染防治攻坚重点工作。为贯彻落实市政府常务会议精神,市生态环境局党组书记马建明、局长吴跃辉于8月27日下午紧急召开会议,传达市政府常务会议精神,研究部署贯彻落实措施。 会议要求,一要对照年度目标任务,全面查找工作短板,列出问题清单,明确责任单位,限定完成时间,挂图作战,强力推动,确保各项目标任务顺利完成
天津市中水科技咨询有限责任公司根据业务发展需要,现面向社会各界公开招聘工作人员(含2020年应届毕业生)。具体公告如下: 规划业务部经理岗招聘1人,技术岗招聘1人; 咨询业务部经理岗招聘1人,技术岗招聘1人; 设计业务部经理岗招聘1人,技术岗招聘1人。 部门职能:主要从事水利规划、水文水资源、项目后评估、水资源论证、防洪影响评价、水利基础研究等工作
摘要◆86个项目列入国家《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 项目总投资超过24亿元 范围涵西宁、海东、海北、黄南、海南、果洛、玉树 国家《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2011-2015)》(以下简称《规划》)经国务 86个项目列入国家《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项目总投资超过24亿元,范围涵西宁、海东、海北、黄南、海南、果洛、玉树。 国家《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2011-2015)》(以下简称《规划》)经国务院批复,日前由环保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财政部、水利部联合印发实施。青海省86个项目列入《规划》,项目投资超过24亿元
11月22日,水土保持司在北京召开水土保持监测工作视频会。副司长沈雪建主持会议,水土保持司司长蒲朝勇参加会议,会议学习解读了《全国水土流失动态监测实施方案(2023-2027年)》。黄委、重庆市、山东省、贵州省、浙江省等从信息系统建设、监测站点运行、计量设备管理、水土流失图斑落地、智慧水保建设等方面进行了交流总结
昨日,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长史立山表示,“十二五”期间我国将扩大可再生能源的比重,全面提升产业能力,特别是加大风电、的开发力度,构造一个以核电为基础,以水电为调节,以风电、太阳能等新能源为电量主体来源的智能化电力系统。 史立山是在“21世纪低碳中国发展高峰会”上做出上述表示的。史立山指出,当前我国传统能源利用效率低,在能源领域的配置中,市场化手段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
9月16日上午,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晏志勇在南昌拜会了江西省委副书记、省长易炼红,双方就进一步加强合作,实现互利共赢等进行深入交流。江西省副省长罗小云参加会谈。 晏志勇对江西省委省政府长期以来对中国电建集团和驻赣企业的支持和关心表示感谢,简要介绍了中国电建目前的经营业务,融资能力、发展领域及发展前景,重点就江西省水利水电、生态环境治理等项目建设情况作了介绍
(一)贯彻执行国家、省市有关水行政管理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规章,起草地方性♂水行政法规、规章,拟订地方性水利方面的政策并监督实施。 (二)统一管理全市水资源。组织◎编制全市水资源中长期发展规划和年度计划,组织编制全市主要河流流域规划和相关专业规划并监督实施
主要工作职责:主要负责编制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排污许可 管理;环保竣工验收;清洁生产审核;生态环境规划;水域流域规划;生态环境规划;环境政策、技术、管理咨询等报告。 专业要求:本科及以上学历,环境工程、环境科学、生态学、生物科学、大气科学、化学工程与工艺、农业资源与环境、土地资源管理等环境保护相关专业。 待遇:月薪3200-5000元底薪+提成+年终分红,提成每个报告书为5000元起,综合年收入10-12万元左右
“三莺走路节”自2013年开始,每年分春秋两季举行,以河川流域规划不同路线,带领民众走入历史现场,结合在地故事、产业特色、学校教育、人文地景的深度导览,重视城乡发展的在地记忆,并希望可以逐年累积,建立起三莺地区的人文步道系统。 (继续阅读…) 海山学研究中心、通识教育中心、日本研究中心与历史学系于2016年11月25日至26日举办“秩序、治理、产业—─近代东亚政经发展脉络的再检视”国际学术工作坊,历经两天各场次的热烈讨论,活动圆满成功。 (继续阅读…) 本校作为海山地区重要的高等学府,于2015年5月设置校级海山学研究中心,专责地方文史资料的征集保存、教育推广与学术研究等事务,并进行各项教育文化及研究发展事务的联系、整合与推动,提供校内、外各教学研究单位、师生与地方文史团体相互交流的平台
为充分展示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研究成果,水专项辽宁省项目管理办公室和项目承担单位辽宁省生态环境保护科技中心于2020年8月全国科技活动周期间,在辽宁省生态环境厅成功举办辽河流域“十三五”水专项应用成果展。 水专项是《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设立的十六个科技重大专项之一,“辽河流域水环境管理与水污染治理技术推广应用”项目是“十三五”东北地区唯一水专项项目。项目以科技创新和推广应用为主线,重点开展“完善体系、构建模式、推进应用、培育产业”四方面研究,通过完善辽河流域水污染治理和水环境管理技术体系,构建典型流域、区域水污染治理模式,推进科研成果在示范区的验证与应用等,支撑水专项综合调控总体目标和辽河流域“水十条”目标的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