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学会
法学学科是校重点建设基础学科。设有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民商法学、经济法学和诉讼法学等二级学科,形成了生态环境法治与三农(乡村振兴)法治等特色研究方向。现有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法律硕士两个硕士点
4月27日下午,周口市住房和城乡局“依法行政法律大讲堂”《以案释法——行政处罚常见问题及解决办法》法律法规知识培训在局四楼会议室开课,培训课聘请河南郭力律师事务所主任、执业律师、周口市劳动仲裁员、周口市法学会常务理事郭力律师主讲,局党组成员、总工程师郭金峰和局相关科室负责人及监察大队全体执法人员参加培训。 培训课上,郭力律师针对住房城乡建设领域行政执法相关程序和在行政执法中常见的问题逐步逐项进行讲解,并用真实的案例对行政处罚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做了认真的解析,对执法人员今后更好的做好行政执法工作起到了很大的指导作用。 局党组成员、总工程师郭金峰在课后做了总结性讲话
为充分发挥区块链技术在互联网金融和电子公证领域创新与应用,促进互联网金融与网络赋强公证业务的链接与赋能,2019年11月16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政法学院、北京知行法律实务研究中心、北京市中信公证处联合主办的 “区块链赋能互联网金融暨网络赋强公证业务研讨会”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西三环学区举行。会议围绕“区块链公证在互联网金融领域创新与应用”和“网络赋强公证业务”两个主题展开研讨。 会议开幕式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政法学院执行院长吴用教授主持,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王新清教授,北京市法学会副会长(原北京市政府法制办巡视员)李灵雁,北京市法学会对外联络负责人周远清,中国政法大学公证法学研究中心主任、教授马宏俊,北京市公证协会副会长、北京市中信公证处主任王明亮,北京知行法律实务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王科峰等法学理论和法律实务专家、学者,全国公证行业、互联网法院以及金融、互联网、区块链科技公司等方面专家120余人参会
杨恪,副教授,法学博士,2013年毕业于中国政法大学,获诉讼法学博士学位。主要研究领域为刑事诉讼法学、证据法学。主持省级项目2项,参与课题多项
日本神户大学法学博士,华东政法大学博士后、民革成员、执业律师。 中国知识产权法学会理事、中国科技法学会理事、上海市竞争法学会理事、日本工业所有权法学会会员、日本贸易振兴机构(JETRO上海)法律顾问、日本东町律师事务所顾问、上海宽娱数码科技有限公司(B站)专家顾问、知产宝IP HOUSE智库南方中心高级顾问等。自2009年以来,先后供职日本CAST律师事务所(大阪)、京衡律师(上海)事务所
1935年参加救国会,1938年1月加入中国***。1945年毕业于华中建设大学高级研究班。曾任上海警务学校和华东公安干部学校教育长、华东政法委员会研究室副主任、上海市社联秘书长等职
2020年10月12日晚上19:00—21:00(周一) 董学立,苏州大学王健法学院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民法学会理事,江苏省民法学会副会长等。研究领域:物权法、担保物权法。 董学立,男,苏州大学王健法学院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
2022年,自治区法学会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法学会建设的意见》和自治区党委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法学会建设的若干措施》,坚持强基导向,扎实推进法学会基层基础建设,在通辽市、兴安盟分别召开基层建设经验交流会、现场会,副会长简小文、石磊、葛勇、乔欣等领导分别带队深入12个盟市44个旗县(市区)法学会开展大调研,大抓基层、大抓基础,推动基层深入开展规范化建设年活动,全区31个县级法学会解决编制问题,共新增编制109名,29个县级法学会机构升格为科级群团机关,全区县级行政区法学会组织实现全覆盖。通辽市法学会新核增编制13名,在市检察院办公实体化运行;锡盟盟委印发了《关于加强锡林郭勒盟法学会建设的十二条具体措施》,二连浩特市成立了全区第一个法学会党组,基层基础建设实现了重大突破,受到中国法学会表扬。
邓相花,中共党员,硕士研究生,教授,执业律师(兼),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湖北省法学会经济法研究会理事。多次获得“师德标兵”、“优秀教师”、“ 优秀女教职工”等荣誉称号;获湖北省第六届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二等奖、首届湖北省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副高组三等奖;其所授课堂多次被评为校“优质课堂”;多次指导学生获评省级优秀毕业论文,多次指导学生获评省级双创项目
2022年11月 5日,中国行为法学会粤港澳大湾区廉政法治论坛组委会,在广州组织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并召开了“首届粤港澳大湾区廉政法治论坛”启动会议。 组委会秘书长赵粟俪同志组织与会人员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贯彻落实“***法治思想“,并充分交流了学习的心得体会。党的二十大精神是指引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总纲领,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同志为核心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周围,学习好二十大会议精神,践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