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心理学
公众泛指与一个组织或团体具有某种直接或间接相关的个人、群体和组织,他们对组织的目标、发展具有或多或少,或现实或潜在的利益关系或影响力。社会心理学认为,公众不是散在的个体,而是具有某种"合群意识"的群体,个体之间必有某种共同倾向,如共同的目的、共同需求、共同兴趣、共同意识、共同态度或共同的文化心理等把他们联系在一起。公众的外延十分宽泛,它既可以是与组织或团体有关的单个人,也可以是某种社会团体,还可以是各种社会组织,如企事业单位、部门、机关、厂矿等
萨里大学全球排名过低吗? 事实上萨里大学的排名其实不算比较低。萨里大学在2022年qs世界大学排名中排第272位,而我国的北师大和南方科技大学各自排名世界第270位与275位,这两家院校可都是国内“双一流”高等院校了。 在英国中国排名层面,萨里大学在2022年TIMES泰晤士报英国高校排名中排第32位;在2022年CUG英国高校排名中排第35位;在英国政府部门2021年的REF高校官方网排名中,排到英国第33位
本书是解析群体心理的经典名著,虽然是一部学术性著作,但语言生动流畅,分析鞭辟入里,入木三分。因此,《乌合之众》一经问世,已被译成十几种语言。 本书颠覆了人们通常对群体的认识,将群体的特点剖析得淋漓尽致,让人先是惊异,后是佩服
本专业培养系统掌握社会工作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敏锐的观察力、组织协调能力、较强人际沟通能力以及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职业道德素养,具备较强的社会工作实务与行政综合能力,能在弱势群体增能,社区营造、美丽乡村建设等领域的社会服务机构、非营利组织、公益组织等各类社会组织中,从事社会工作直接服务与福利行政,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人格健康的应用型人才。 培养方向: 本专业不以专业方向招生,通过设置模块课程形成专业方向。学生就读专业后,可以根据学习情况和学习兴趣选择专业方向
心理咨询师一级、二级有什么区别,报考条件一样吗?有关这个问题,很多网友和考生都想了解,为了能够让大家更清楚,藏象医学教育网小象搜集整理了相关内容,供大家参考了解。 心理咨询师一级、二级的差别关键反映在下列好多个层面: (1)具备本科文凭并获得心理咨询师职业资格证书证书后持续从业本岗位工作中五年之上,经高级心理咨询师靠谱学习培训达要求规范学时数,并得到 毕(结)业证书,在国家关键学术杂志论文发表几篇以上者; (2)获社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医药学研究生学位,实习本岗位工作中大半年之上,经高级心理咨询师靠谱学习培训达要求规范学时数,并得到 毕(结)业证书,在国家关键学术杂志发布期刊论文一篇以上者; (3)获社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医药学博士研究生,经高级心理咨询师靠谱学习培训达要求规范学时数,并获毕(结)业证书者; (4)具备社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医学类专业副高级职称之上,经高级心理咨询师靠谱学习培训达要求规范学时数,并得到 毕(结)业证书者。 二级心理咨询师: (1)得到 心理咨询员资格证书后,不断从事心理辅导工作上心理辅导四年上下,经心理咨询师级可靠学习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获毕(结)业资质证书者
(陕西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暨陕西省行为与认知神经科学重点实验室,西安 710062) 摘要: 采用信息可视化工具CiteSpaceⅤ和经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CCP)学术委员会审查录取编印的《论文摘要集》作为数据源,对“摘要集”中的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通过绘制知识图谱和文献研究的方式分析我国心理学学科研究领域的空间与时间分布、研究重点、主要研究领域、研究方向和演进路径。结果发现:(1)师范院校是我国心理学发展的主要力量;(2)核心作者多是出于高校学者,且核心作者之间的合作很少;(3)“价值观”将是未来心理学研究中一个重大的新课题;(4)未来的研究重点可能包括学校心理健康研究、特殊群体心理健康研究、社会心理学研究以及研究方法的一般应用
社会心理学对各位读者来说一定都有些了解吧,今天好书网再个大家介绍一本和心理学有关的著名读物,它的名字就是《社会心理学》。 《社会心理学》是一本好书。人的思索对人们做出各种决定和判断非常重要,了解了人是如何思索的,可以从思索的本身出发,加深对思索的理解,正确的利用思索,做出最大程度的正确的决定和判断
本书从杨牧谷博士的百余本学术著作中,精选其关于信仰和做人的论述,集结而成。全书分为上下两部分,上部“论信仰——从基本到超凡”,勾勒出信仰的基本,力主让信仰承载生命,生命才能活得超凡;下部“论做人——做人不艰难”,则从宗教、哲学、社会心理学、两性生活各个方面,娓娓道出做人的智慧。 杨牧谷博士的文字清新隽永,幽默有趣,精辟入里
打开心靡,让阳光照亮我们的心,让我们的性格也染上阳光的色彩,不只生命需要阳光,心态更需要阳光。让我们从阳光中汲取能量,驱散一切郁闷和不快,带着轻松、愉悦的心情去工作、生活,以微笑面对人生的不如意,以勇气和毅力克服困难和挫折,怀揣一颗乐观、积极的心去创造未来,收获幸福。 这是一堂温暖的“幸福课”,看看幸福是怎样炼成的吧
2018年5月18日至20日,由江苏省社会心理学学会、江苏省心理卫生协会、江苏省心理学会联合主办,中国心理学会临床心理学注册工作委员会江苏督导点,南京大学社会学院心理学系、心理健康教育与研究中心等协办的“华人文化下的心理健康与咨询”高峰论坛在南京大学社会学院举办,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澳门大学、台湾清华大学、台湾师范大学等知名高校的20多位心理咨询与心理健康界的著名专家学者,以及上海、广东、浙江、江苏、安徽、湖北、陕西、云南等8个省份的110余名代表,聚焦“华人文化背景下的心理健康与咨询”主题,展开研讨。南京大学校长助理陈建群、省社科联副主席徐之顺、南京大学社会学院院长成伯清出席开幕式并致辞。 陈建群教授在开幕式致辞中指出,随着国家社会的发展、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对心理健康越来越重视,国民心理健康工作已经从心理疏导拓展到社会心理服务,从文化建设领域拓展到社会建设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