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林
本文摘要:据海关统计资料,今年1—2月份绥芬河口岸进口原木63.5万立方米,比上年同期减少5.9%;价值5.3亿元人民币,比上年同期快速增长4.9%。据专家分析,木材进口快速增长的原因与近年来中俄两国经贸合作日益紧密有关。另一方面,我国森林资源较为短缺,木材的产量和供应量十分受限,仅靠大量进口来空缺缺口
楚天都市报讯 (特约记者徐雁初 通讯员余秀武 杨先平)昨日,郧西县三官天然林保护区蒿坪河村传来喜讯:这里发现了3万多株国家濒危植物野生梭椤树。 这些野生梭椤树枝叶茂盛,生长在一面积近2平方公里的小山沟附近,其中有2株树龄约在350年以上,树高28米,冠幅达8平方米,蔚为奇观,而胸径在4厘米以上的至少有2.5万株。 该县林业局分管副局长付群介绍,梭椤树又名七叶树、天师栗,是世界著名的园林观赏树种,我国仅有少量分布,被国家列为珍稀树木之一
4月8日,从天门市生态环境局传来喜讯,湖北省环委会近日印发“湖北省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县、区)”名单,天门市榜上有名,成功创建湖北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 近年来,天门市上下按照绿色发展的总体要求,凝心聚力、务实进取,不断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扎实整治突出环境问题,奋力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有效促进了全市生态环境的持续改善。 在污染防治上,制定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持续改善大气环境质量,PM2.5、PM10浓度持续下降,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不断提升;狠抓天门河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加强汉江、天门河和汉北河等地表水监测,加强城区雨污分流治理,促进水环境质量改善;大力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积极推进村庄规划编制,污水设施建管、生活垃圾清运处置、村庄绿化亮化等各项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东北美景之最─十和田湖、奥入濑溪流:十月的十和田、奥入濑是五彩的:湖绿、河碧、枫红、加上榉木黄叶、天然常绿树的绿,仿佛是秋彩仙子的最爱。赏枫可以从十和田湖畔最热闹的子之口或休屋为起点,搭乘游览船环湖一周。奥入濑溪从白丝瀑布~~铫子大瀑,溪流湍急冲激流泻,沿着尽是天然林、苔绿的步道小径(约2公里),是**的芬多精散步道
新华社呼和浩特5月9日电(记者安路蒙)内蒙古自治区政协8日召开新闻发布会称,今年自治区、盟市、旗县三级政协将联合开展“国家和自治区重大生态工程实施情况”专题监督式协商,围绕“三北”防护林建设、京津风沙源治理、天然林资源保护、退牧还草、退耕还林还草等重大生态工程实施情况开展调研和监督式协商。 “内蒙古地处祖国北疆,横跨‘三北’,是我国北方面积最大、种类最全的生态功能区和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内蒙古自治区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主任云治厚说,近年来内蒙古持续推进“三北”防护林建设,实施了京津风沙源治理、天然林资源保护、退牧还草、退耕还林还草等重大生态工程,生态状况实现“整体遏制、局部好转”的转变
为了解掌握吉林省天然林保护修复实施情况,国家林草局生态建设工程管理中心委托我院开展吉林省重点国有林区天然林保护修复国家级验收工作。按照《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办公室关于开展2022年天然林保护修复和退耕还林验收工作的通知》(办工字〔2022〕29号)要求,规划院于8月15—24日派员赴吉林森工集团、长白山森工集团开展验收工作。 本次验收工作在吉林省林草局天然林保护管理局配合下顺利开展,验收工作组先后对汪清、敦化、三岔子、红石林业局2021年天然林保护修复工作进行了资料检查和现地调查
发布时间:2022年11月08日14:31来源:市林业局浏览次数: 《河南省财政厅 河南省林业局关于印发〈河南省林业草原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的通知》(豫财环资〔2021〕1号):第十五条 森林资源管护支出用于天然林保护管理和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其中:天然林保护管理主要是对国务院批准的《长江上游、黄河上中游地区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二期实施方案》确定的国有林、非国有的地方公益林保护管理支出。 森林生态效益补偿主要是对停伐后的天然商品林,国家级公益林,符合国家级公益林区划界定条件、政策到期的上一轮退耕还生态林,省级公益林等森林资源的保护管理以及 非国有的停伐后的天然商品林、国家级公益林、符合国家级公益林区划界定条件政策到期的上一轮退耕还生态林、省级公益林权利人的经济补偿等。 非国有的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资金,用于保护管理支出的比例不得高于30%,用于权利人经济补偿的比例不得低于70%
新华社兰州,9月15日电标题:博u三世的“变化” 秋日的阳光透过玻璃屋顶照进温暖的高纪青“仓家乐”小院子。大约中午,高吉庆匆匆进出定居并进餐的游客。他一直向每个人介绍当地景点
本报北京2月6日电 (记者孔德晨)记者从国家林草局日前召开的2023年第一季度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天然林保护修复工程建设开展以来,天然林面积增加3.23亿亩、蓄积增加53亿立方米。 国家林草局生态中心主任张利明介绍,天然林保护修复工程于1998年启动试点,2000年全面展开,目前已实现预期目标。天然林单位面积年涵养水源量、固沙固土量分别比工程启动前提高了53%、46%
新华社北京6月13日电(记者胡璐)13日是我国第四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自加入《世界遗产公约》以来,我国已成功申报世界遗产55项,其中,文化遗产37项、自然遗产14项、自然与文化双遗产4项。世界遗产总数、自然遗产和双遗产数量均居世界第一,是近年全球世界遗产数量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