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沙源
日前从蓟州区获悉:近年来,蓟州区大力实施国家生态储备林项目、京津风沙源治理二期工程和市级重点造林工程,提前1年完成“十三五”造林任务,累计营造林面积25万亩,截至2019年底,全区林地总面积达到120.43万亩,林木绿化率53.5%,森林覆盖率49.5%。 近年来,蓟州区积极推动森林资源保护性发展,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成效显著,林改范围内的42.9万亩林地全部落实经营主体。开展“春雷”“绿剑”“绿卫”等林业执法专项行动,2017—2019年查处涉林案件158件,恢复林地面积53.1亩
近年,河北兴隆县把板栗产业作为富民增收的重要产业来抓,目前全县板栗产量达8.5万吨,实现销售收入8亿多元,板栗主产区栗农平均收入超过1.5万元。并紧紧抓住国家京津风沙源治理、退耕还林等工程项目实施的重大政策机遇,初步实现了板栗种植的规模化、组织化。 作为“中国板栗之乡”,河北兴隆县把板栗产业作为富民增收的重要产业来抓,紧紧围绕板栗“产、供、销”各环节,多措并举促进产业健康持续发展
据陕西省林业局公布的第五次沙化土地监测结果显示,与第四次监测结果相比,陕西省沙化土地面积净减少88.9万亩,沙化土地年均减少17.8万亩,是第四次监测年均减少6.4万亩的2.78倍。极重度、重度和中度分别减少40万亩、211.4万亩和151.3万亩,其中极重度沙化土地减少84.25%。陕西省集中连片大规模流动沙地基本得到固定半固定,沙区植被平均盖度达到60%
新华社呼和浩特5月9日电(记者安路蒙)内蒙古自治区政协8日召开新闻发布会称,今年自治区、盟市、旗县三级政协将联合开展“国家和自治区重大生态工程实施情况”专题监督式协商,围绕“三北”防护林建设、京津风沙源治理、天然林资源保护、退牧还草、退耕还林还草等重大生态工程实施情况开展调研和监督式协商。 “内蒙古地处祖国北疆,横跨‘三北’,是我国北方面积最大、种类最全的生态功能区和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内蒙古自治区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主任云治厚说,近年来内蒙古持续推进“三北”防护林建设,实施了京津风沙源治理、天然林资源保护、退牧还草、退耕还林还草等重大生态工程,生态状况实现“整体遏制、局部好转”的转变
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中国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社会经济效益监测与评价的对象、形式、监测与评价的核心指标及其权重和评价方法。本标准适用于中国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的社会经济效益监测与评价。 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节能技措项目经济评价方法的原则、步骤、指标及其计算方法
国家应对气候变化及节能减排工作领导小组审议并原则同意“十二五”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以及节能目标分解方案、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计划,研究部署相关工作。未来5年,我国将采取哪些措施推进节能减排?记者采访了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有关方面负责人。 近期我国编制的“十二五”节能减排和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实施方案拟从强化节能减排、降低碳强度的目标责任等10方面开展工作,把节能减排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抓手,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方式
本文摘要:多煤少绿的山西,如今正在加快补齐生态短板的步伐。记者从山西省林业厅获悉,今年山西省将安排绿化任务400万亩,其中吕梁山生态脆弱区将作为重中之重,完成造林200万亩。 吕梁山生态脆弱区位于山西省西部,紧邻黄河,涵盖吕梁、忻州、临汾3市的23个县区、44个国有林场、374万人口,占全省总面积的23.5%
本文摘要:7月1日下午,内蒙古自治区举办2016年生态文明建设宣传活动周新闻发布会,会上发布了十二五期间内蒙古生态文明建设成就。其中,实行京津风沙源管理、三北防护林、天然林资源维护等重点生态修缮工程,总计投放546亿元人民币,已完成生态建设规模3.6亿亩。 内蒙古发改委主任包满达在会上说道,十二五期间,内蒙古投放草原生态补助金奖励资金300亿元,将10.1亿亩可利用草原全部划入维护范围,已完成绿化面积615万亩
东莞市晟际物流有限公司初步统计,2019年全年完成营造林面积90.9万公顷。其中,人工造林31.1万公顷,飞播造林3.5万公顷,封山育林12.2万公顷,中、幼林抚育(作业)面积27.0万公顷。完成退耕还林工程造林面积2.7万公顷,完成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造林面积5.8万公顷,完成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造林面积12.5万公顷,完成“三北”防护林五期工程造林面积10.5万公顷
本报讯(记者缪翼)虽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去年底才提出的新词,而实际上,两年前的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已经带有很浓的“供给侧”色彩。两年多来,天津市抢抓京津冀协同发展难得机遇,主动落实功能定位,助力打造京津冀现代都市农业新高地。 在京津都市圈内,天津农业有自己的优势,但也受耕地、水等资源的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