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自法
中新网北京1月21日电 (记者 孙自法)国际著名学术期刊《自然》最新发表一篇神经科学研究论文称,一种能减轻炎症、增强巨噬细胞这种免疫细胞代谢的药物可以逆转小鼠的认知功能衰退。该研究还提出导致年龄相关性认知功能衰退的一些关键变化,并认为这种症状可能不是永久性的。 低度炎症是衰老的一个关键特征,被认为会促进许多年龄相关性症状,如认知衰退、神经变性、动脉粥样硬化
中新网北京6月9日电 (记者 孙自法)记者9日从中国地震局获悉,该局全力推进中国地震预警网建设,国家地震预警工程要确保实现2021年度项目建设目标。 应急管理部党委委员、中国地震局党组书记、局长闵宜仁8日主持召开中国地震局党组会议,听取中国地震预警网建设情况工作汇报,研究部署推进工作措施。中国地震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阴朝民、倪岳伟、陈小军出席会议
中新网北京9月20日电 (记者 孙自法)2020年全国科普日“科普阅读联合行动”领读活动暨中国科学院科技创新发展中心(北京分院)专场科普图书分享会,20日下午在中科院学术会堂举行,会上向全社会发出鼓励科普阅读、科普创作和助力形成全民读科学、学科学、用科学良好氛围的倡议。 《科幻电影中的科学:科学家奶爸的宇宙手绘》作者之一王元卓和女儿参加分享会,与主持人进行交流。中科院科技创新发展中心科研人员创作、编著和翻译的《细胞总动员》《100位科学家的中国梦》《科幻电影中的科学:科学家奶爸的宇宙手绘》《晓肚知肠:肠菌的小心思》《寻找宜居行星》等5部科普读物,入选2020年全国科普日“科普阅读联合活动”
中新社北京6月18日电 (记者 孙自法)记者18日从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中科院空天院)获悉,该院国家对地观测科学数据中心副主任、国家综合地球观测数据共享平台副主任张连翀博士,近日当选世界数据系统(WDS)青年科学家联盟共同主席,任期3年,这是中国青年科学家首次担任该职务。 国际科学理事会(ISC)世界数据系统科学委员会日前召开第22次会议,张连翀在会当选为世界数据系统青年科学家联盟共同主席。业内人士称,这不仅表明国际学术组织对中科院空天院对地观测科学数据管理的充分肯定,也有利于推动中国青年科学家在国际学术舞台上获得更大的话语权
中新社北京8月14日电 (记者 孙自法)记者14日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所属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获悉,从现在到2020年,该院研制并将发射的多发长征系列运载火箭中,有7发火箭在满足主要任务发射需求后仍有充足的搭载余量,会面向全球提供商业搭载发射服务。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宇航部统计并筛选出这7次可搭载余量的发射任务分别是:2018年底长征五号(CZ-5)火箭发射可搭载余量100公斤;2019年长征十一号(CZ-11)火箭3次不同轨道发射任务可搭载余量分别为9公斤、80公斤和数十公斤;2019年底长征二号丙(CZ-2C)火箭两次不同轨道发射任务可搭载余量分别为400公斤、1000公斤;2020年长征八号(CZ-8)发射可搭载余量1800公斤。
中新网北京12月31日电 (记者 孙自法)记者12月31日从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中科院高能所)获悉,该所建于广东东莞的大科学装置——中国散裂中子源(CSNS),其工程材料中子衍射谱仪近日成功出束并开始带束调试,这也标志着中国目前唯一的飞行时间工程材料谱仪设备研制与安装取得成功。 中科院高能所介绍说,工程材料中子衍射谱仪是中国散裂中子源科学中心与东莞材料基因高等理工研究院共同建设的、目前中国国内唯一的飞行时间工程材料谱仪,也是中国散裂中子源继多物理谱仪和大气中子辐照谱仪后完成建设的第三台合作谱仪。 工程材料中子衍射谱仪具备应变、应力、织构和布拉格边透射成像等功能,尤其适合大型、复杂工程结构件的应力测量分析,能实现原位拉压力学加载和高低温加载,以及长周期疲劳加载等模拟服役条件的多种不同研究条件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