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自法
刘慈欣:“因为布拉德伯里的科幻小说,与这个阿西莫夫也好,克拉克也好差别相当大,它是一种很文学化的科幻很诗意的科幻,不是那种我们所说的硬科幻,其中技术因素并不多,但写的很富有诗意。” 中新社北京1月10日电 (记者 孙自法)2019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10日在北京举行,香港大学、香港理工大学参与完成的5项科研成果,分别荣获本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等奖励。 这5个获奖项目包括:香港大学林参作为主要完成人之一参与的“时延系统的鲁棒控制理论与方法”项目,荣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香港理工大学作为主要完成单位之一参与的“纺织面料颜色数字化关键技术及产业化”项目,香港理工大学、香港大学作为主要完成单位参与的“脑卒中后功能障碍中西医结合康复关键技术及临床应用”项目,香港大学作为主要完成单位之一参与的“人类重大传染病动物模型体系的建立及应用”项目,香港大学作为主要完成单位之一参与的“基于脊椎脊髓损伤流行病学及微环境理论的诊疗体系建立与临床应用”项目,均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中新网北京1月24日电 (记者 孙自法)由中国科学院(中科院)倾力打造的《科学公开课》系列节目,即将于1月25日晚线上正式开播。中科院院士、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刘嘉麒将作为首堂课主讲教师,为广大青少年讲授一堂别开生面的趣味科学课程——《游山玩水长才干——用脚步丈量地球》。 中科院科学传播局1月24日向媒体介绍说,《科学公开课》是中科院从中小学课外教育入手,以满足中小学学生的科普需求为宗旨,在寒暑假期间为青少年重点打造的一档科普品牌
北京9月11日电 (记者 孙自法)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11日发布消息说,设在该所的国家青藏高原科学数据中心,近日通过国际著名学术期刊《自然》(Nature)旗下数据期刊《科学数据》(Scientific Data)认证,成为《自然》及其子刊文章投稿时可靠和便捷的数据仓储中心,这是中国首个通过《自然》认证的数据仓储中心。 国家青藏高原科学数据中心是由中国科技部、财政部2019年批准成立的首批20个国家科学数据中心之一,拥有国内青藏高原及周边地区最完整的科学数据资源,是青藏高原研究地面观测、卫星遥感和模型输出数据的可靠数据存储和共享服务中心,承担“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国家专项、“第三极环境(TPE)国际计划”观测网等科学数据的存储、管理和发布。 中科院青藏高原所介绍说,国家青藏高原科学数据中心遵循“可查找、可访问、可互操作、可重用”(FAIR)的数据共享原则,采取一系列措施保护数据的知识产权,为数据用户提供在线共享为主,辅以离线共享的中英文共享服务
中国科学技术部官方微信消息说,世界知识产权组织9月2日在日内瓦举行《全球创新指数2020》线上发布活动,科技部部长王志刚应邀出席活动并致辞表示,中国始终秉持“开放合作、互利共赢”的理念,积极主动融入全球创新网络。 王志刚说,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在全球创新治理、知识产权保护运用、推动全球知识产权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作出了巨大贡献。中国科技部高度重视与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的交流合作,双方围绕创新能力评价、公共研发机构技术转移等领域开展了多角度、深层次的合作
中新网北京3月22日电 (记者 孙自法)施普林格·自然旗下学术期刊《自然-通讯》最新发表一篇天文学研究论文称,研究人员在近地小行星“龙宫”样本上发现了尿嘧啶,这是形成RNA和维生素B3(陆地生命代谢的重要辅因子)的基本构件之一。该发现表明核酸碱基如尿嘧啶等或有地外起源,通过富含碳的陨石送到地球上。 论文共同通讯作者、日本北海道大学大场康弘(Yasuhiro Oba)、日本海洋研究开发机构高野淑识(Yoshinori Takano)和同事与合作者一起,使用新研发的小尺度分析技术分析了小行星“龙宫”上两处位置的样本,他们检测到了尿嘧啶、烟酸(维生素B3)和其他被认为对合成更复杂有机分子相当重要的有机分子
中新社北京4月14日电 (记者 孙自法)2010年4月14日,青海玉树发生里氏7.1级地震,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时值玉树地震10周年之际,中国地震局公共服务司提出,要从依法防治、筑牢基础、推进工程、构建体系、提高能力五方面防范化解中国地震灾害风险。中国地震灾害防御中心建议,积极推进将地震活动断层探察覆盖率、地.. 人民网西宁4月10日电(蒋莹)新时代、新玉树、新生活
中新社北京1月7日电 (记者 孙自法)中国地震局局长郑国光7日说,中国扎实推进地震预警能力建设,已全面启动国家地震烈度速报与预警工程。 1月7日,2020年全国地震局长会议在北京举行,中国地震局局长郑国光作工作报告时表示,中国扎实推进地震预警能力建设,已全面启动国家地震烈度速报与预警工程。2020年全国地震局长会议当天下午在北京举行,郑国光在工作报告中总结2019年防震减灾工作时作出上述表示
中新网西昌2月25日电 (张利文 孙自法)北京时间2月25日凌晨0时12分,中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将第十一颗北斗导航卫星成功送入太空预定转移轨道。这是一颗地球静止轨道卫星,也是中国2012年发射的首颗北斗导航系统组网卫星。 中国本次第十一颗北斗导航卫星的成功发射,标志着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建设又迈出坚实一步
科技部11月9日发布的《“十四五”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发展规划》透露,到“十四五”末,国家高新区数量达到220家左右,实现东部大部分地级市和中西部重要地级市基本覆盖。 该规划提出,根据国际科技产业竞争形势、提升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的迫切需求,立足国家重大区域战略和地方资源禀赋等因素,进一步优化国家高新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国家自创区)发展布局,强化示范、带动、辐射作用,推动区域协调可持续发展。对符合条件、有优势、有特色的省级高新区加快“以升促建”步伐,完善东部地区布局,加大在中部、西部、东北以及特殊类型地区布局力度
中新网北京12月1日电 (记者 孙自法)国际著名学术期刊《自然》最新发表一篇量子物理学论文,首次报道了利用一台量子处理器对全息虫洞进行量子“模拟”。这一演示使用的是谷歌(Google)的悬铃木(Sycamore)处理器,标志着距离在实验室研究量子引力的可能性又进了一步。 该论文介绍,广义相对论描述的是高能或高物质密度的物理世界,比如天体物理对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