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世
阿尔卑斯山湖群都是由于阿尔卑斯山脉上的积雪慢慢结成冰,形成了冰山。冰山在自身重量的作用下,向低处运动,它的运动速度极慢(一般每天几厘米),但它对地面的作用力极大,在冰川巨大的磨蚀作用活动下而形成了大大小小的湖泊,这些湖泊被分成两类,一类是高山上的冰斗 阿尔卑斯山湖群都是由于阿尔卑斯山脉上的积雪慢慢结成冰,形成了冰山。冰山在自身重量的作用下,向低处运动,它的运动速度极慢(一般每天几厘米),但它对地面的作用力极大,在冰川巨大的磨蚀作用活动下而形成了大大小小的湖泊,这些湖泊被分成两类,一类是高山上的冰斗湖,这种湖面积都不大,但数量却很多;一类是山脚附近的冰碛湖
邛海位于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西昌市,古称邛池,属更新世早期断陷湖,至今约180万年。其形状如蜗牛,南北长11.5公里,东西宽5.5公里,周长35公里,水域面积31平方公里;湖水平均深14米,最深处34米;水面标高为1507.14—1509.28米;水位变幅小,集水面积约30平方公里。2002年5月,四川邛海-螺髻山风景名胜区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名单
个人博客 2022年01月07日 16:39 106 0 四川稻城皮洛遗址考古发掘揭露出中更新世末期至晚更新世连续的地层堆积,距今不晚于13万年。 四川稻城皮洛遗址是在川西高原发现的一处大型旧石器时代旷野遗址。 皮洛遗址是迄今青藏高原发现面积最大、地层保存最完好、堆积连续、文化类型丰富多样的旧石器时代遗址,也是世界上首次在高海拔地区发现典型的阿舍利技术体系,填补了该地区乃至青藏高原旧石器时代考古的一项空白,将有力推动早期人类对青藏高原的开发过程、早期人类适应高海拔环境的能力和探索东亚手斧的分布与源流、东西方人群迁徙与文化交流等重大学术问题研究
任何生物的“制作”都离不开基因,基因的保存需要非常小心,如果接触到阳光或细菌,就会被污染,使遗传信息“失效”。但如果某种动物在西伯利亚被冻死,或跌入黑暗干燥的山洞,基因得以成功保存的几率就会大很多,借助现代科技可能使之“复活”。1月7日出版的英国《新科学家》杂志,罗列了10种最有可能复活的古老动物,基因学家研究了它们的DNA(脱氧核糖核酸,基因的化学载体)保存度以及代孕适合度,看看它们有多大可能“复活”(DNA保存度和代孕适合度最多5颗★)
近日,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田明中教授,程捷教授,孙洪艳博士,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克什克腾古湖湘沉积记录的晚更新世气候变化”项目组等一行7人,对克什克腾世界地质公园进行了为期一周的野外地质遗迹调查。 克什克腾世界地质公园地处东亚季风边界区,公园内发育有完好的古湖相沉积,记录了晚更新世以来的气候环境变化。自2013年以来克什克腾世界地质公园共设立了5个野外气象和沙尘监测站点,为了更加科学的掌握气候变化对克什克腾世界地质公园地质遗迹的影响,此次野外勘察主要对监测站点设备进行维护,收集了各观测站点的监测数据,系统采集了湖湘沉积样品,这些工作将更有效的提升克什克腾世界地质公园的科学价值
南充营山种植30.8万亩蔬菜 丰富了市民“菜篮子” 布偶猫训练起来简单吗? 考古团队首次发现旧石器时代人类利用工具直接证据《新闻》 科技日报北京8月9日电 (记者常丽君)生活在石器时代的人究竟有多聪明?据加拿大维多利亚大学网站最近消息,由该校科学家带领的国际考古团队首次发现了旧石器时代人类利用工具的直接证据——带有蛋白质残留的25万年前的石制工具。这表明生活在中更新世的早期人类有着令人吃惊的适应能力,当时人类已会使用复杂的工具。 考古研究由加拿大维多利亚大学考古学家艾普瑞·诺威尔带领
是中国华北地区旧石器时代早期的人类化石,发现于北京市周口店龙骨山的洞穴堆积中,属中更新世直立人,年代为距今约70万至20万年。同时出土大量石制品、骨器和用火遗迹。北京人的头盖骨低平,额向后倾,脑量平均为1043毫升,大于猿人,牙齿较猿人弱小简单,说明它们比猿人进步
时带(chronozone)或时(chron)是年代地层学中的一个单位,由地磁逆转(磁性地层极性带)等事件或所存在的特定化石(生物带或生物时带)而定义。根据国际地层学委员会的说法,“时带”一词是指在某一特定时期形成的岩石,而“时”则指这一时期[1]。 虽然时带不分等级,但在岩石记录中被认为是有用的时间标记或基准
反事实思维是想象力与创造力之源泉 读与思(3月6日) 如果我们想要改变世界,反事实思维也是极为重要的。为了改变世界。我们需要认识到世界可以是不同的,然后真正开始朝这个改变的方向推进
十年如白驹过隙,今年是武隆喀斯特申遗成功十周年。2007年6月27日,在新西兰第31届世界遗产大会上,由芙蓉洞、天生三桥、后坪冲蚀型天坑三个喀斯特系统组成的武隆喀斯特,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成功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实现了武隆区世界遗产项目零的突破。从此,“自然的遗产,世界的武隆”走向了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