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移植
参考消息网5月2日报道外媒称,自从去年8月被发现以来,一头在4.2万年前溺亡的小马驹一直是世界各地头条新闻的主角。最近俄罗斯研究人员通过对其保留在永久冻土中的干尸进行研究发现,这头小马驹的血液依然呈液态。据研究人员称,这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古老的液体血液,但目前关于这个问题依然存在争议
最近,《细胞》在线发表了由中国科学家完成的大规模临床肺腺癌蛋白质组草图的绘制工作,在国际上首次对肺腺癌开展了大规模、高通量、系统性的全景蛋白质组学研究。 中国农业科学院的专家利用基因编辑技术设计了一种新的育种方法,利用最新的基因编辑CRISPR技术,将研发建立杂交种生产线的时间减少5至10年。该研究在7月8日发表在Cell Press细胞出版社旗下期刊Molecular Plant(《分子植物》)上
全球顶尖学术期刊《细胞》25日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家的一项成果:成功培育全球首个体细胞克隆猴。 中国科学院神经科学研究所、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的非人灵长类平台里已有两个体细胞克隆猴,分别是2017年11月27日诞生的“中中”和同年12月5日诞生的“华华”。 科学家们在2000年成功克隆灵长类动物
第四代试管婴儿技术,又称卵细胞胞浆置换,或卵细胞核移植技术。 随着女性年龄的增长及其生育能力的逐渐下降,卵母细胞的数量及质量也日趋衰退,其中胞浆对于受精卵的发育起着重要的作用,尤其在早期的卵裂阶段,卵浆的异常影响胚胎的发育。人卵细胞胞浆置换或卵细胞核移植技术为高龄妇女获得自己的后代带来了希望
1月17日,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一家生物技术公司,研究人员展示克隆出的人体胚胎的图片。 新华网北京1月18日电美国加利福尼亚一家生物技术公司17日宣布,该公司用两名男性的皮肤细胞成功克隆出5个人体胚胎。这一突破如果属实,将有助于开发早老性痴呆症等疾病的新疗法
韩国政府决定,不承认恢复前首尔大学教授黄禹锡的研究。政府认为黄禹锡作为负责人,在可信性和资格上都有问题。 保健福祉家族部表示,拒绝承认8月1日由骨髓癌声明工学研究院进行的由黄禹锡博士作为研究负责人提出的“关于在治疗用体细胞上使用核移植技术建立人体胚芽干细胞柱的研究”
中国科学院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李劲松课题组现招聘实验动物技术员1名。该课题组的主要研究方向是重编程与胚胎发育,包括完善核移植及iPSC技术诱导体细胞重编程的方法,提高体细胞重编程后胚胎的发育能力;探讨核移植与iPSC技术诱导体细胞重编程的机制;建立新的诱导体细胞重编程的方法;开展体细胞重编程的应用研究。实验室详细情况介绍请参考[URL]
一般夫妻在面对卵子引发的不孕症时几乎总是抗拒最有效的可能选择:卵子捐赠。许多人认为卵子捐赠的经济和情感上的负担太大并愿意等待长时间以图找到有血缘关系的捐赠者。一个新的、有前途的实验过程正使这个梦想更接近现实
广东省干细胞与再生医学重点实验室连续三次考评获“优秀” 5月8日,广东省科学技术厅公布了2019年度广东省重点实验室考评工作的结果,广东省干细胞与再生医学重点实验室是33家(学科类)获得优秀等级的省重点实验室之一。这已是本重点实验室连续第三次获得“优秀”的佳绩。 评估期内重点实验室产出颇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