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河
生态环境部近日向媒体公布了2019年第三季度(7-9月)和1-9月全国地表水环境质量状况。 通报指出,2019年1-9月,1940个国家考核断面全部采用采测分离模式开展监测。实际开展监测的断面共1930个,其余10个断面因断流和交通阻断等原因未开展监测
本文摘要:“十五”期间,长江水利委员会水土保持局早已的组织已完成了对流域内49.09万平方公里面积的大区域水土流失动态监测,流域水土流失基础数据库基本创建,为流域水土保持工作奠定了良好基础。从2001年开始,长江水利委员会水土保持局根据工作必须,首先启动了三峡库区水土流失动态监测工作,到2005年又陆续决定实行了对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区、嘉陵江流域、金沙江下游、洞庭湖水系等横跨省市的流域重点区域水土流失遥测调查工作。 “十五”期间,长江水利委员会水土保持局早已的组织已完成了对流域内49.09万平方公里面积的大区域水土流失动态监测,流域水土流失基础数据库基本创建,为流域水土保持工作奠定了良好基础
何谓饮用水源?饮用水水源保护有哪些法律规定? 饮用水水源是指所有集中式供水的饮用水地表水源和地下水源。国家环保局、卫生部、建设部、水利部、地矿部等1989年联合发布的《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污染防治管理规定》规定:饮用水地表水源保护区包括一定的水域和陆域,其范围应按照不同水域特点进行水质定时量预测并考虑当地具体条件加以确定,保证在规划设计的水文条件和污染负荷下,供应规划水量时,保护区的水质能满足相应的标准。 《水法》规定了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制度,明确规定各省(市、区)人民政府应当划定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并采取措施,防止水源枯竭和水体污染,保证城乡居民饮用水安全
本报北京1月29日电 (记者寇江泽)生态环境部日前公布2022年全国地表水环境质量状况:3641个国家地表水考核断面中,水质优良(Ⅰ—Ⅲ类)断面比例为87.9%,同比上升3.0个百分点﹔劣Ⅴ类断面比例为0.7%,同比下降0.5个百分点。全国地表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2022年,长江、黄河、珠江、松花江、淮河、海河、辽河等七大流域及西北诸河、西南诸河和浙闽片河流水质优良(Ⅰ—Ⅲ类)断面比例为90.2%,同比上升3.2个百分点﹔劣Ⅴ类断面比例为0.4%,同比下降0.5个百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