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史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人文素养,掌握扎实的文秘知识和文秘综合技能,具备速录师基本能力,从事速录、速记及文秘事务处理等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1.核心课程 现代汉语、古代汉语、基础写作、中国文学史、法律概论、公文写作、人力资源管理、秘书理论与实务、办公自动化、书记员工作概论、速录学、文书与档案管理、公共关系实务、秘书礼仪等。 2.实习实训 在校内进行公文写作、办公自动化、速录、文书与档案管理、秘书礼仪等实训
随着研究议题的延展与深化,走进学术殿堂的“台湾文学”,其作为一门专业的学科范畴和学门知识,已逐渐获得各界肯定与认可,尤其自2001年以降,以此为主题之博硕士论文数量快速成长,即堪称明证。为了回应学术专业与普及推广的需求,本馆除着手进行《台湾文学辞典》编纂出版计划,亦同步推出“台湾文学辞典数据库检索系统”之建置。 本数据库乃以2005年“《台湾文学辞典》编纂计划”成果为基础,延揽学有专精的台湾文学研究者审定、校阅、通读,以深入浅出的方式对台湾文学相关专有名词进行诠释说明;内容包括作品人物形象、文学术语、文学运动(论争、思潮、事件)、文学团体、文学奖、出版者、作品集(合集、全集、选集)、作品、作家、期刊(副刊)等类别,总计收录辞目4240条,不仅兼容台湾文学所有范畴,同时具备文学史功能,期望借此涵盖广泛,内容充实,既有学术性又兼具实用性的检索系统,提供研究者、教师、学生及社会大众便利查考,更有效地推广台湾文学
印度尼西亚语专业培养具有扎实的印尼语语言基础和比较广泛的科学文化知识,能在外事、经贸、文化、新闻出版、教育、科研、旅游等部门从事翻译、研究、教学、管理工作的印尼语高级专门人才。 基础、高级印尼语、语音、语法、视听说、写作、翻译理论与实践、文选、文学史、概况、中国与印尼关系的历史与现状. 本专业培养具有扎实的印尼语语言基础和比较广泛的科学文化知识,能在外事、经贸、文化、新闻出版、教育、科研、旅游等部门从事翻译、研究、教学、管理工作的印尼语高级专门人才。 印度尼西亚语专业就业方向有:政府机关公务员、大型央企的外派机构、大型外国跨国公司驻中国的办事机构、国内的各种外贸进出口公司等
泰语专业建于1946年,前身为南京东方语专的泰语科,1949年合并于北京大学东语系。解放后主要为国家培养泰语外事工作干部、科研工作者和高校教师,先后共招收20余届本科学生,从1999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从2003年开始招收博士研究生。已经为国家培养毕业生(包括培训生)200余名
《全国报刊索引》创立于1955年,是上海图书馆主管主办并倾力打造的专业信息服务品牌。六十余年来,《全国报刊索引》已由最初的月刊出版,发展成为汇聚两百年历史文献成果,集近现代报纸、期刊、图书、会议论文为一体,深度挖掘和组织资源的特大型综合性知识服务体系。 上海图书馆珍藏近代中英文报纸近五千种,依托丰富的馆藏资源和共建文献,《全国报刊索引》精选其中的大报、官报、小报等特色报纸,制作推出了多个系列报纸数据库
《宝葫芦的秘密》讲述了小学生王葆在梦中得到了一只宝葫芦,从此他便可以实现任何愿望,要什么就有什么,想什么就成什么。 在梦中,宝葫芦既可以为他解答很难的数学题,也可以为他变出好多好吃的,还可以让他不用动手就能得到想做的起重机模型。但自从拥有了这个令人羡慕不已的宝葫芦后,王葆的生活不但没能变得更完美,反而增添了不少烦恼
《馨香一缕寄云边》是现在著名文学家萧红的文学作品集,萧红以《生死场》、《呼兰河传》等里程碑式的作品,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留下了闪光的足迹。萧红虽然在世界上仅生活了三十一个春秋,但她以炽热的生命之火,熔铸出了近百万生动清丽、富有民族精神的文字。无论是小说、散文,还是诗歌、戏剧,萧红的笔端,始终闪动着现实主义的风采
金庸原名查良镛,香港知名的新闻工作者和社会活动家,也是近代中国文学的重要作者之一。以“金庸”为笔名的小说创作,可谓全球华语社会最为脍炙人口的作品。生于1924年,浙江海宁人
中国文学的近代变革是与中国近代建立“民族国家”紧密地结合在一起的,它本身就是中华民族建立“民族国家”活动的一部分。中国文学的近代变革是一个中国文学现代化的过程,在某种意义上,我们甚至可以说它是中国社会文化现代化的一部分。 中国近代文学作出的选择,实际上决定了以后的文学发展,近代的选择,实际上一直影响到现在
大连理工大学汉语言文学系主任叶君远教授(原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副院长、文学院党委书记)将从意象入手与东软师生畅谈古代诗歌独特的文化意蕴,丰富国学知识,提升人文素养。 有人说他是一名儒雅的学者、一位仁厚的长者,也有人说他具有中国学者的翩翩君子的风貌。他凭借深厚的古代文学学识,教书育人三十余载,深受学生爱戴